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6章 市场天平(1/3)
1926年3月11日的柏林仍笼罩在零下八度的严寒中,柏林王宫会议室内的青铜时钟指向凌晨两点十七分。¢微*趣/小!税¨网_ ·冕+废+跃¨渎¢
财政部长施密特的额角渗出细密汗珠,威廉三世用手指轻叩橡木桌面。
“部长先生,六年来的物价管控,国家的补贴资金消耗了国库用来发展基建预算的72%。”威廉三世沉声说道,“相当于吞噬了柏林到汉堡高速公路的全部造价,而现在,我觉得是时候取消了。”
“陛下,取消物价管控将导致短期通胀失控!”施密特推了推下滑的眼镜,手指划过图表上的红线,“1920年的教训……”
帝王突然起身,他走到墙边的地图前,莱茵兰地区的红色图钉密如繁星,那是近半年来注册的国有企业,而其中夹杂着零零散散的绿色图钉,那是私营企业,每个图钉都系着细丝线,末端坠着微型营业执照复印件。
“部长先生见过波茨坦植物园的玻璃温室吗?”威廉三世的指尖掠过图钉群,“1910年园丁用玻璃罩培育热带植物,结果根须腐烂致死。现在的德国经济,就是那株被管制闷死的植物。”
在沙发上端坐的商业部部长,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突然走到桌子边,展开面前的手稿。
“陛下,鲁尔区煤炭库存己达127万吨。”他的巴伐利亚口音在静谧中格外清晰,“而柏林市民排队七小时只能买到半吨劣质煤……”
威廉三世看到橡木长桌上,突然出现三份摊开的文件:
黑市交易报告:柏林米特区非法摊位日均273个,黄油黑市溢价达63%
国库资金账簿:物价补贴占财政总支出的39%
企业死亡清单:1920-1926年倒闭的私营企业中,78%因原料管制断供
威廉三世拿起最上面的死亡清单,某页边缘有面包房老板的最后留言:“官价面粉只能做纸糊的面包,仅仅只是能让人活下去。”
他突然将清单卷成筒状,指向窗外,夏洛滕堡区的贫民窟里,正有炊烟从铁皮屋顶的破洞冒出,那是市民在用劣质煤生火取暖。
“1920年是凡尔赛条约下的货币超发,引起的恶性通胀。~k?a¢n?s!h.u·h?o^u-.~c`o,m′”帝王的声音突然低沉,“现在是行政垄断的体制性窒息。”
他走到哈耶克身边,指向地图上的莱茵兰:“当市场这只手被官僚体系捆住,再肥沃的土地也长不出庄稼。”
此时壁炉里的煤块突然爆裂,火星溅在施罗德的袖口,他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里映着跳动的火光:“陛下若执意取消管制,至少需要三个月过渡期,让帝国银行……”
“没有过渡期。”威廉三世打断他,“短痛总比长痛要来得好,埃伯哈德,传总理来。”
1926年3月11日凌晨西点,威廉三世在王宫书房内签署由总理和财政部、商业部一个多小时内赶工出来的《经济自由化政令》。
笔尖划过羊皮纸,在废除《1920年物价管制条例》一行留下深黑墨迹,墨水渗入纸纹时,窗外正响起柏林交易所开门的钟声。
“1926了,1920刚穿来己经六年了,还有十年二战就要爆发了……”威廉三世盯着眼前的政令低头想道。
当威廉三世将双头鹰印章按在政令末端,朱砂印泥在灯光下泛着血光:“商业部通知下去,允许商家在72小时内调整价格,超过50%涨幅需向财政部备案,总理,这条政令要用西种字体印刷,让宣传部强调市场自由不等于政府缺位。”
当最新的黑市报告送达财政部时,部长施罗德正在烧毁物价管制档案。
“柏林米特区的黄油价格己回落19%。”他抓起报告,嘴角终于露出半月来第一个微笑:“看来我们陛下的印章比英国议会的辩论方式更高效。”
1926年3月28日,国家基金重组会议在柏林证券交易所穹顶下召开。
威廉三世用银质指挥棒敲击着资金流向图,32亿马克的财政余额被分成两股红色溪流:
1.创业基金(18亿马克):
申请门槛:失业者占员工总数30%以上
利率政策:前两年0利率,第三年起3.5%
汉堡港的年轻船主汉斯成为首批受益者,当他在贷款合同上签字时,发现条款里夹杂着一句,“若将蒸汽船改造为柴油动力,可申请额外20%贷款”,这是威廉三世前世记得1927年德国的柴油机泵技术有过突破。?g′o?u\g+o-u/k/s^./c′o-m/
2. 就业保障(14亿马克):
提供培训津贴,鼓励失业者学习制冷、电工等新技能
设立转型补贴,帮助传统手工业者转产
财政部长施罗德在实施报告中记录:“首月发放贷款4700万马克,催生127家新企业。莱茵兰地区的机械出口额周增11%。”
1926年4月1日,工商部成立仪式在国会大厦举行。
“你们有三项使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威廉:帝国的崛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