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6章 百业待兴 (工匠招募)(2/2)
核心框架搭起,百工堂的潜力开始爆发。
而会木工手艺的人,在王大山、李老蔫的指导下,王石头带人优先制作工具。没有好钢,就用最硬的“铁力木”削制锯条,用燧石片磨出锯齿,嵌入木弓,制成比燧石锯高效数倍的“木弓锯”。用硬木和燧石刃制作出简易但实用的手刨、凿子、木钻。效率提升后,开始批量生产建造窝棚所需的桁条、门窗框架,甚至尝试制作水车部件和更大型船只的肋骨模具。
土窑在孙老泥的指挥下挖成。第一批土坯砖入窑闷烧。赵三锤带人从河滩运回大量扁平页岩,开始为规划中的永久性议事厅和仓库打地基。孙老泥则穿梭于各个新起的窝棚间,指导移民如何用土坯砖砌更保暖的墙壁,如何在屋内盘起简单的火炕烟道。营地中心,一座用粗木和厚土坯建造的、相对宽敞的公共食堂兼临时学堂,在李虎的督建下拔地而起。
张豹送来了第一批硬木炭,品质上乘。硝制好的野牛皮被心灵手巧的皮匠(由马盛从移民中紧急招募)缝制成巨大的皮囊风箱,由两个壮劳力轮流拉动,鼓出强劲的风力。炉火终于旺了起来!赵黑塔赤着精壮的上身,古铜色的皮肤在炉火映照下如同铁铸。他先是用废铁反复锻打,练手并修复了几把破损的锄头和斧头。然后,他将目光投向那几块含铁量低的矿石。
“淬火!” 赵黑塔低吼一声,将一块烧红的、勉强成型的薄铁片猛地浸入旁边冰冷的河水中!“嗤啦!” 白气蒸腾!铁片瞬间硬化,但也布满裂纹。
“火候过了!水太凉!” 旁边学徒惊呼。赵黑塔面无表情,拿起另一块矿石:“再来!加盐!水缓点倒!” 他像一头固执的老牛,在简陋的条件下,用最原始的方法,摸索着将矿石变成可用之铁的过程。每一次失败,都让围观的人心头一紧,但每一次微小的进步(比如打出一把勉强能用的柴刀胚),都引来低低的欢呼!铁匠铺的火光,成了新夏工业的微弱但顽强的星火。
如何调动积极性?福伯早有盘算。在洪天佑授意下,“新夏工分制”在百工堂外正式张榜公布。
“凡在百工堂登记,参与营建、制器、工匠活计者,按技艺高低、出力大小、成果优劣,每日由匠头评定,记录工分!”
“工分可兑换:盐、糖(稀少)、工具(优先领取权)、额外肉食、乃至未来…更好的宅基地位置!”榜文一出,百工堂彻底沸腾!工匠们眼中放光!这工分,是实打实的硬通货!是比土地更首接的生存保障和地位象征!
王木匠卯足了劲研究如何改进木弓锯;孙老泥熬夜琢磨土窑的火候;赵黑塔打铁到深夜,炉火不息;连编筐的篾匠都力求编得又密又好看…整个营地,白天是田间地头开垦的号子,夜晚则是百工堂内外叮当作响、热火朝天的“夜战”!
福伯穿行在各个工区,看着那些在火光、月光下专注劳作的身影,听着锯木声、夯土声、锻打声、编织声汇成的独特乐章,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些来自五湖西海、身怀或精或糙技艺的同胞,正用他们的双手,将新夏的“百业”从蓝图变为现实,为这片蛮荒之地,注入文明的筋骨。
洪天佑站在稍远处,望着百工堂通明的灯火(松脂火把),望着远处田埂上为自家窝棚加固的新移民,再望向赤岩下那初具雏形的公共食堂…他知道,新夏这台庞大的机器,在“百业工匠”的齿轮带动下,终于开始全速运转起来。
不想错过《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