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5小章(1/2)
他忍俊不禁,捂着嘴话都说不利索了:“公主……所言极是。`墈`书·屋+ -免!废+岳′犊/”
严晚萤困得眼皮打架,好像听见他还在喃喃地说着什么,却不再有精神搭理他,昏昏沉沉地睡去。
朦胧中,只感觉到耳旁的一簇发丝,被他百无聊赖地挑起来,轻柔地别到她耳边。末了,又牵起来绕到手指上,一圈一圈地摩挲,而后又放下了别到她耳边。
如此,来来回回。
玩头发?
她在梦中叹气。段清州,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傻里傻气了。
第58章 大燕女首富
三公主被土匪绑走的事情成了开春的特大新闻。
严晚萤不仅在各大家宴、聚会上, 被七大姑八大姨嘘寒问暖。还成功惹得女儿奴燕帝雷霆震怒,间接推动了我朝的剿匪事业的蓬勃发展。
朱校尉被提拔成了剿匪大将军,带着一只军队, 天天奔波各地。?x¨x*i.a,n?g*s+h¢u`..c+o?m\一听说哪里有匪徒了,直接带着大军踏平方圆五里。
惹得全国上下的土匪们草木皆兵,彻底混不下去。他们心怀怨恨, 在扎了一波三公主的小人诅咒无效之后, 纷纷放弃挣扎, 下山从良。
自此, 国内的治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百姓们安居乐业,再没出现半道被劫匪害了性命的案件。
不过最后的受害人——三公主, 却一点好处也没捞到。
经此一事后, 反倒是和“男宠”曹子戚的绯闻,传得愈发沸沸扬扬。
在大家锲而不舍地八卦下,经历多番二次创作,演绎出多个版本。
唉, 人红是非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不过严晚萤沉迷赚钱, 根本无暇去管这些花边新闻。
她发现, 在这个时代, 中国的四大发明有其中三个。其中没有的一项, 是传播文化的活字印刷术。·看*书¨屋+小?说,王′ \首.发-
于是她直接借鉴了前辈的经验, 开了一家“毕昇印刷厂”, 并全面推广活字印刷术。
这可比手抄手写省事多了。
此项技术一经推出, 立即便引发轩然大坡, 推广起来非常顺利, 很快便成为时兴的热门产业。
各类书籍由于活字印刷术的运用,印刷时间和成本大大降低,书籍的价格自然也就降下来了,学子们兜里的钱便能购买到更多的经书、注解和诗集。
不仅如此,写书立传的人也多了起来,成爆炸式增长。因为他们的诗文和学问研究成果能够借助印刷术,更加容易地保存下来,传播开去。
严晚萤并没有把这项发明列为自己的专利,也不限制其他人开设活字印刷工厂。
不过她定下了规矩,任何印刷厂不得印制马拉哥必神方面的文字,违者……她立马砸钱收购。
果然,金钱是万能的。
经过此番变革,燕国上下的学习热情,变得空前高涨。严晚萤受到自己“男宠绯闻”的启发,顺势推出了她的另一个创新性企业——报馆。
对,大燕国民众们的闲暇读物,除了诗集就是话本子,没有报纸!没有报纸!
严晚萤让“三思阁大才子、明先生的得意门生”曹子戚,担任“琼瑛报馆”的主编,然后高薪网罗京城各大写手、段子手,组织起一个“记者团队”。
再利用她特殊的公主特权,让“记者们”拿着她的牌子,每日穿梭于衙门官府,采集第一手官方信息;及时普及官府新政策、新法度;追踪大案要案,深挖背后的故事。
当然,八卦新闻也有,只不过都用化名。
什么《某某夫人疑似与某某公子暗通款曲》、《某某大人与怡红楼歌姬不可说的秘密》、《惊!某某县令居然喜欢美貌男子》等等内容。
总之群众爱看的,我们都有。
“大燕日报”每日傍晚出稿、审稿,晚上排版,凌晨印刷。第二日早上一出炉便送至各大报摊售卖,到午间,十万份报纸也能一抢而空。
之后她又开了一个栏目,专门连载话本小说,还分成灵异类、言情类、史书类等多个板块。要是火了哪本,就赶紧出一个珍藏版话本集,爆卖三天三夜。
报纸火遍大江南北,周边诸城的走马贩子,竟然还大量收购往期报纸,送去再给远隔千里的百姓们阅读。
于是严晚萤又多开设了一个广告面板,有偿登记。平日里宣传宣传朱雀楼和书院,承接外来广告,登一登寻人启事、寻租卖房,效果拔群。
火了“燕国日报”这个金子招牌,严晚萤自然是赚得盆满钵满,雪球越滚越大,资产多如牛毛。
不是吹牛,仅仅出宫半年,她靠自己拓展的这些商业版图,号称个“大燕第一女首富”,绝对是实至名归。
有了大量的金钱,她也没有忘记初衷。
她开始在全国各中心城市,推广“蓝翔书院”模式和“大燕日报”分馆,将教育和启智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不做亡国公主(穿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