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如今这般回归正轨就好(2/3)
好书推荐:
自己在神医面前亲手剜下了第一刀。
若是他是医者,遇到疑难杂症也会研究,但他的治疗方法从来都是标明利害,让病人自己选择。何况,不用精血,越止也可以治好诃那,只是诃那要多受几年痛苦罢了。越止和那两位的渊源是什么,他不知道,但他诊断过,那两位的伤并不需要两种起死回生的丹蛊。如此林林总总,越止将之尽数归于因果了啊。越止认真的看着诃那的蕴含着复杂无比的情绪,无比的清醒。世间红尘,人皆有欲望。他不认为自己是在奉献,他清醒的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有着明确的目的。自我的奉献的本身,难道不也是一种欲望吗?他只是顺从本心,见世界万物譬之烟云之过眼,去而不复念,所欲者寡,精简于心,所故人生,有欲者累,寡欲者安,无欲者强。 “阿衡,你是我见过,最像仙神的人了。”妖君思绪万千,最后只有这一句话,轻轻的,像是怕惊扰到什么存在一样。他到底活的久,经历过的事情也很多,但在看人上,还是一叶障目。陆小凤看人,有时确实很准确,他第一次见他,就看到了很多诃那忽略的东西。冰凌只能模糊的折射出人世,冰雪也从来不会在乎自己飘落的方向。越止生来就站在高处,目之所及,一目了然,世间万物,不萦于怀,坦然寡欲,道心唯我。是一个纯粹的,不涉人间的人。也是一个,用神的视角来看待人间的人。他来人间,只是去看一看的。妖君再没有比现在更清楚这句话的时候了。“阿诃,你认为什么是人间红尘?”道长把伞递给回神的人,语气淡淡的,在诃那给他答案之前,继续说道。“人间和红尘其实是一个矛盾至极,又融洽至极的概念。”“祂存在于真实,又存在于虚妄,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而我,依循这一世所闻所见,行走在人间。”道长闲庭漫步,不带一丝情绪。“但若是依循普世观念,我的想法的本身,就是异端。”“我生长在皇族,自幼有父兄保护,但对于皇族之人来说,若非有特别的理由存在,为人亲长的,总是要让子嗣看着宫里宫外的一切好与坏,以此来培养人才。”“在这一代里,我是见过红尘映照的人。”先帝子嗣不丰,如果当年他没有选择救下当今天子,那他的本身就是唯一的继承人,是绝大多数人讨好的对象,也是妨碍了无数向往帝位的野心家的唯一障碍。世人不认为一个孩子能有救人的能力,对一个命不久矣,注定长不大的孩子总是不以为意。萧玉衡在极端的善恶中成长,成长的途中,面对恶意的次数远远超过善念。大人对着孩子总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高高在上,总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就会放松警惕,说出什么,做出什么,表达出什么都往往比面对同龄人更加直白。他看着什么都不懂,总是一副不染红尘的模样,但他能活的这般恣意潇洒的样子,不过是在这世海浮沉之中,选择不执不悟。舟不渡人,人总是要自渡的。他看事情太过通透,往往一件是的本质都能看破,便也只做到了“不执”。诃那有些恍惚,心底有什么东西将要破土而出。妖族生来就是血统为尊,血脉压制较之人族更加不讲道理,也就是说,只要他本事不差,他与阿浮君在寄水族的地位几乎没有人能动摇。人间与仙居的相似之处,在争权夺利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是说妖族没有,但出现在妖君眼前的没有多少,就连他的弟弟阿浮君,也从来是极为尊重他,从未想过与他争权。他虽然知道权谋,但对于皇室阴私并没有什么代入感。所以,他对于记忆里出现的另一个世界的走向,依旧疑惑不解。今日越止几乎是挑明的告诉他,其中的意义呼之欲出。“你可知道,你与那位仙神有一个共同点。”道长看着好友复杂疑惑的神情,悠悠扬扬的转变了话题。“你与他,都在以人的观念看待此间一切,生了一颗人的心,也有了七情六欲。”“你若不能明悟这一点,你将困在迷雾之中,不得解脱。”其实他也有些不解,明明两个不是人的生灵,偏偏就生了一颗与之不符的人心。杨戬传闻是人修炼而来,有此心可以理解,但诃那呢?他是妖族,甚至是一族之主,却也有着共同人心。但人心和七情六欲,在很大程度上也不过是一个概念的代名词罢了。说成是生灵之心,也是更为准确。道长神情自若,看着停下脚步陷入沉思,周身开始出现一种莫名波动的好友,不紧不慢的说出了最后的话语。“我一直在人间。”“我一直在看着人间。”“只是你深入期间,而我只是身在期间,当局者迷,你可看清过你心中的迷障?”那柄伞终究落下,素白的伞面依旧不染污色,但尘土依旧依附其上。道长缓步而行,离开了波动的范围,撑着伞,静静的看着本来晴朗的天空乌云密布,雷雨汇聚。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综]清秋如故》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