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章 怎么才能跳出农门(1/2)
1980年10月中。×.三/#叶÷屋~#* |.=最¨?新_章<节1??更?@/新?,e快=
此时秋收已经结束,公粮也已经上交完毕,王家寨的村民们却依旧在忙活。
村后的半山坡上,插着许多红旗,最大的那面旗帜上写着“丰阳县大树梁公社王家寨生产大队农田基建会战”的字样。
人群象蚂蚁一样乱纷纷的,有的负责平整土地,有的负责抬石头垒梯田,还有的在一旁生火做饭这样的生活要一直持续到腊月,实在是冷的没办法干活了,他们才能稍微喘口气。
“嘿哟!”
“嘿哟!”
“慢步走呦!”
王延光扛着手臂粗的木杠,跟其他四个人喊着号子抬起稍加打磨的石头,向前方走去,石头送到地方,就会有人抬起来垒成石坎,再把土地弄平,就修成了一块新的梯田。
王家寨坐落于半山腰上,可以说几乎每一块土地都是这样抠出来的。
“一二三,小心放啊!”领头的王箱盛赶紧换了号子。
“放好了啊!”四个人小心翼翼地放下石头,这下可不能太快,一不小心就会伤到腰,落下终身病根。微趣暁税惘 庚芯蕞全
石头刚落地,四个人就扔掉木杠,飞快地跑到工地边,拿起自己的碗筷向临时灶台冲去,生怕晚一步就没吃的了。
王箱盛跑的最快,占到了第一个,“今天吃啥饭?”
“还能是啥?红薯藤疙瘩洋芋汤,包谷馍馍。”负责打饭的林凤兰捞起勺子抖了抖,把只有四块洋芋、三个红薯藤疙瘩的稀汤倒进王箱盛碗里。
队伍后面的人纷纷伸长脖子看着,生怕她打多了。
不盯着可不行,集体大灶每天的粮食定量就这么多,有人多吃一口就会有人少吃一口,如今这年头,谁都吃不饱,那愿意少吃?
几乎每天吃饭都会吵起来,今天也不例外,王延光刚打完饭,就听见吴玉良的媳妇儿姜秀莲骂了起来,“又给我少打一个,你们就知道欺负我们孤儿寡母!”
骂着骂着就坐在地上哭了起来,“你们就是欺负我男人死了,欺负我不姓王,老天爷啊,你干脆收了我算了,反正我活着也是受罪”
其它人大多冷眼旁观,在这种以血缘关系创建起来的村子里,人数少的姓氏向来吃亏,要是大家都宽裕的时候还好点,现在物资紧缺,自家日子都过不下去,哪还有闲心怜悯别人。
“好了好了,少打了加一个进去就行。+w.a*n^b~e¨n?.^o*r+g.”王延光有点看不过去,上前帮忙说了句话。
他前年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回到村里正好碰上老会计过世,就接过了会计的职务。
这职位没工资拿,顶多能给自己记个满工分,一天10个工分,一年3000个工分,一个公分一分二,扣了粮食,剩下的钱买双胶鞋都不够,还经常因为记录工分的问题跟人吵架。
不过好歹也算是有点身份,林凤兰嘟囔两句,还是给姜秀莲加了一个红薯藤疙瘩。
姜秀莲抹了把眼泪,端着碗走到一边儿,给孩子拨过去两个疙瘩、一块洋芋,“娃,你赶紧长大啊,你长大了他们就不敢欺负你妈了。”
她没了男人,现在只能指望儿子,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让儿子吃饱。
哎,王延光叹了口气,找了块石头坐下,呼噜呼噜吃了起来。
红薯藤疙瘩可不是啥好东西,把红薯藤切段加点麦麸搓成丸子放到水里煮,少盐没油的吃起来直拉嗓子,可就是这,大家还生怕少吃一个。
没办法,谁让王家寨太穷了呢?深山里的村子,土地贫瘠出产不多,地里种出来的粮食根本就不够吃,只能想尽一切办法来填饱肚子,红薯藤这玩意儿,放到后世喂猪猪都不吃,现在村民们却抢着吃。
一碗稀汤,两个包谷馍馍吃完,王延光肚子依旧空落落的,二十啷当的大小伙子,这点东西哪够吃?
不该拿现在的苦日子吓唬孩子啊,王延光现在非常后悔,前几天孙子放暑假回老家,他给做饭孙子不好好吃,他就给孙子讲起了现在的苦日子。
然后一觉醒来,他就回到了1980年,自己才20岁的时候。
现在的日子可是太苦了,外面好多地方都包产到户了,丰阳县地处秦岭深处,风气十分保守,县里面依旧坚持集体劳作,每天天不亮上工,晚上天黑实了才下工,一天到晚就两顿饭。
就算明年包产到户,日子也没轻松多少,自家种自家的地虽然比集体劳动上心,可王家寨就这么点地,分到每家每户头上,顶多也就能让他们稍微吃饱点罢了,想靠种地过上好日子根本不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1980:从报名参军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