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3章 知识的渴望(1/2)
水力磨坊的落成彻底安抚了知意村所有村民那颗因为粮食太多而悬着的焦虑的心。_l!o*v!e*y!u?e¨d?u.._n!e.t¨
当第一批由仙粮磨出的雪白细腻的米面,按人头足额足量地分发到每一户人家的米缸里时,整个知意村都沉浸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而富足的幸福之中。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当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了彻底的满足之后,一种全新的更深层次的渴望便如同雨后的春笋,在所有村民的心里悄然无声地破土而出。
知意村合作社供销点。
这是苏知意借鉴后世经验新开办的一个小铺子。村民们可以用自己平日里在各项工程中积攒下来的劳动工分,在这里兑换到油、盐、布匹,甚至是孩子们喜欢的糖果等各类生活物资。
“秦大姐!给我来三尺蓝布!要最结实的那种!”
三队队长张大叔的老婆王家嫂子,将自家的工分牌子“啪”地一下,豪气地拍在柜台上,脸上是藏不住的喜气。
秦妈接过牌子,一边用账本记着账一边笑着打趣道:“哟,王家嫂子,这又是发了什么财?看你这高兴的劲儿,是要给老张做新衣裳啊?”
“给他?”王家嫂子撇了撇嘴,“他那身子骨皮实着呢!穿什么不一样?我是要给我家那小子做身新衣裳!他呀天天在我耳边念叨,说别的孩子都有新衣服穿,就他还穿着打补丁的旧衣服去林先生的学堂里都觉得不好意思呢!”
“可不是嘛!”旁边一个正在用工分换盐的妇人也跟着接口,脸上是既骄傲又带着一丝愁色,“我家那丫头也是!自从东家开了学堂,她就跟变了个人似的!以前天天就知道漫山遍野地疯跑,现在天天捧着个小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嘴里还念念有词的。前儿个还非缠着我,让我用鸡蛋去跟邻村换几张写过字的废纸回来呢!”
“唉,孩子们都盼着读书,这是天大的好事啊!”秦妈一边给她称盐,一边感叹道,“咱们这辈子就是吃了不识字的亏!现在有机会了,可不能再让孩子们,走咱们的老路了。_k?a.n?s_h`u,p¨u\.*c~o·m¨”
“话是这么说,”那妇人叹了口气,“可是秦大姐,您也是知道的。咱们村现在,适龄的娃儿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可就林先生一个人哪里教得过来啊?我家那丫头就跟我抱怨,说在学堂里坐上一天,先生都顾不上跟她说三句话。这哪里能学到东西啊?”
这话一出,原本还热闹喜悦的供销点里,气氛就变得有些压抑。
所有正在排队的村民都沉默了下来。
是啊。
孩子是所有庄稼人最宝贵的希望。
他们自己可以吃糠咽菜,可以穿打补丁的衣服,可以累死累活,但他们绝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临时学堂里也正在上演着同样令人头疼的一幕。
这间由巨大的仓库临时改造而成的教室,此刻早已是人满为患。
四五十个从五岁到十二岁不等的孩子挤在一间屋子里,那场面简直比集市还要混乱。
“林先生!林先生!王二狗他又揪我辫子!”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哭着向高台上的林若雪告状。
“先生!先生!我的墨,打翻了……”一个五六岁的孩童看着自己面前那一片狼藉的墨迹,吓得快要哭了出来。
而另一边几个十来岁的大孩子,则早已不耐烦地扔下了毛笔,一个个趴在桌子上无聊地打着哈欠。
“先生,您教的那个天字我早就学会了,咱们什么时候学点新的啊?我爹还等着我学会算术,回去帮他记工分呢!”
“是啊!先生!我不想再念天地玄黄了,我想听东家姐姐说的那个杠杆的故事!”
林若雪这位温柔而坚韧的女先生,此刻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她耐着性子,先是安抚好哭泣的小姑娘,又手忙脚乱地帮那个打翻了墨的孩童收拾残局,再回过头想去管教那些无所事事的大孩子。a?]看}*书?]?屋??; ,,`更#_新.最??全e
可她只有一个人一双手一张嘴。
她分身乏术。
她看着台下那一张张充满了求知欲却又因为得不到满足而渐渐变得焦躁、甚至失望的小脸,心中第一次生出了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她知道再这样下去,不仅会磨灭掉孩子们对知识最初的热情,更会辜负了苏知意对她的那份信任和重托。
当晚,一场由村民自发组织的请愿便在知意居前悄然上演。
没有吵闹,没有喧哗。
几十个孩子的父母在晚饭之后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了知意居的门口。他们没有闯进去,只是安安静静地等在那里。
为首的正是三队队长张大叔和如今在加工坊里说一不二的柳嫂。
“东家,我们不是来找麻烦的。”
当苏知意闻讯从书房里走出来时,张大叔这个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关西汉子,竟是“扑通”一声带头跪了下来。
他身后那几十个家长,也跟着齐刷刷地跪倒了一片。
“东家!”张大叔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神医农女:我靠种田富甲天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