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9章 短暂平静(2/3)
在南城头,徐嵩正站在城墙上,仔细地查看被投石机砸出的缺口。这个缺口己经被工匠们用糯米灰浆填补过,但仍然可以看到一些暗红色的硬块,那是糯米灰浆和人血混合而成的。
几名工匠正拿着凿子,小心翼翼地剔除着松动的砖石。徐嵩蹲下身,捡起一块带血的城砖,仔细观察着。他发现砖缝里还嵌着半截断箭,箭头刻着草原人的狼头标记,显然是敌人的箭矢。
“将军,”伴随着一声呼喊,工头扛着沉甸甸的石灰桶缓缓走来。他那满头的白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上面还沾满了一层薄薄的砖粉,仿佛是岁月和劳作留下的痕迹。
徐嵩听到声音,慢慢地站起身来,目光落在了工头身上。工头喘着粗气,将石灰桶放在地上,然后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对徐嵩说道:“将军,这缺口得用糯米灰浆重新砌一下才行。”
徐嵩点点头,表示明白工头的意思。就在这时,他的视线被远处的一队士兵吸引住了。那队士兵正抬着一具具尸体,步履蹒跚地朝着临时存放点走去。
徐嵩定睛看去,只见那两个抬尸的士兵都低着头,似乎不愿意面对眼前的景象。突然,其中一个士兵打破了沉默,轻声说道:“老周,你说……等打完仗,他们的尸身能送回家乡吗?”
老周没有立刻回答,沉默片刻,只是闷声应了一句:“肯定能。”他的声音有些低沉,但却透露出一种坚定。接着,他又补充道:“咱们守的就是他们回家的路啊。”
正午时分,草原营地方向传来零星的号角声。斥候骑马回报,说敌军正在焚烧尸体,营地周围掘了深壕,显然是要休整。徐嵩听后,反而下令全军戒备:“告诉各营,越是平静越要警惕。让夜不收盯紧敌军动向。”
伤兵营里,断肢残臂的士兵们躺在草席上。“二牛,帮我翻个身。” 一名腹部受伤的士兵艰难地蠕动着。
叫二牛的士兵赶紧放下手中啃了一半的馒头,小心翼翼地帮忙调整姿势:“强子哥,等你伤好了,咱们还一起守东门。” 强子勉强扯出个笑容,却咳出一口血沫,染红了二牛的衣襟。
赵靖武此时正在粮仓巡查。数万石存粮整齐码放,粮囤间弥漫着粮草的气味。
他用佩刀戳开一个粮囤,见里面的粟米颗粒饱满,才对管粮的官吏点点头。
但当他走进军械库时,脸色又沉了下来 —— 原本堆成小山的滚木礌石己不足五成,连备用的檑木都被拿去修补城墙了。
“把西城根的百年老槐砍了,” 赵靖武对守库的校尉说,“还有文庙的柏木柱子,只要城里能做檑木的,全部拆来!”
他走出军械库时,正看见一队伤兵互相搀扶着走向校场,他们的脚步声像无数小锤子轻轻在石板路上摩挲着。
路边,两个士兵正用树枝在地上画棋盘,旁边围了一圈人。“老王你这步棋不行,跟三日前张大哥守城时的失误一样!”
“去你的,有本事你上!” 嬉笑声中,带着苦涩的释然。
黄昏时分,徐嵩登上望楼,看见工匠们正在用牛皮蒙覆破损的女墙。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一群正在修补天空的巨人。他想起七日前那个抱着火油罐跳城墙的士兵,那人的姓名早己记不清,只记得他腰间系着个绣着虎头的荷包 —— 大概是家中妻儿缝的。
“将军,赵百户求见。” 亲卫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赵靖武走进望楼时,靴底还沾着铁匠铺的铁屑,手里捧着个木盒:“这是新铸的弩机零件,试了下,不比原来的差。”
木盒里整齐码放着二十个铜制弩牙,每个都刻着细密的防滑纹。
徐嵩拿起一个,发现内侧还刻着 “威远” 二字:“告诉工匠,以后兵器都刻上这两个字 —— 让草原人知道,他们啃的是块什么铁!”
夜色渐浓,威远城的灯火比往日明亮许多。铁匠铺的炉火通宵不熄,工匠们轮班铸造;城墙下的护城河被重新疏浚,城内士兵们用竹筐抬着碎石填补坑洼;伤兵营里,军医们挑着油灯给伤兵换药,惨叫声与呻吟声在夜空中回荡。
赵靖武带着锦衣卫巡查时,看见一个少年兵坐在城墙根下磨箭,月光照在他脸上,能看见未脱的稚气。
“怎么不去睡?” 他问。
少年头也不抬:“我哥昨天死了,他说箭头磨得快,就能多杀几个敌人。”
旁边,两个老兵正在分食一块面饼,问道“赵大人,你说咱们死后,会有人记得威远城这场仗吗?”
“肯定会,咱们的血没白流。我们的军魂永远不灭。”赵靖武坚定地道
徐嵩在中军帐里铺开地图时,亲卫送来一碗麦粥。他喝了两口,发现粥里掺着野菜,才想起粮食虽充足,但为了节省,伙夫们己开始掺杂野菜。“告诉伙夫,” 他放下粥碗,“伤兵和一线士兵必须吃细粮,谁敢克扣,军法处置!”
更深漏残,草原营地方向突然传来一阵喧哗。斥候飞马来报,说敌军正在搬运木材,似乎要打造攻城塔。
徐嵩听后,反而露出笑容:“来了。告诉工匠,加快打造铁蒺藜,越多越好;让赵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心中的锦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