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6章 买卖达成(2/2)
重炮、防空炮、战防炮乃至步兵轻武器,也如雨后春笋般从系统仓库中“变”了出来,甚至比战前更加精良、数量更多。
最神奇的操作莫过于交付给中央军的装备。按照与何音钦的约定,房青山命令程世涛带人在信阳附近一处偏僻的山谷密林中,搭建起规模庞大的伪装网和临时营地。在严密封锁和戴笠的军情处特工的眼皮底下,房青山利用系统,首接将清单上的庞大军火“具现”在了这片伪装区域!
当何音钦派来的中央军验收大员(由心腹将领杜光亭亲自带队)带着忐忑与期待进入营地时,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他们震撼到失语:
崭新的T-34坦克在伪装网下泛着幽冷的钢铁光泽,炮口森然;一门门粗壮的150毫米、105毫米重炮整齐排列,如同钢铁巨兽;堆积如山的木箱里是崭新的步枪、机枪和弹药……一切都仿佛凭空出现,没有任何大型运输工具进出的痕迹,更遑论所谓的“南洋船队”!
这种神鬼莫测的手段,让杜光亭与戴笠等人既惊且喜,更让远在江陵的蒋光头在收到戴笠详细的报告后,陷入了深深的忌惮与不安之中。
戴笠动用了一切力量监控信阳周边乃至全国的交通要道、港口码头,却连一丝关于这批装备来源的蛛丝马迹都未能找到。
房青山和他背后那神秘莫测的“渠道”,在蒋届时心中的危险等级瞬间飙升到了顶点。嘉奖与笼络依旧,但那份猜疑和提防,己如毒藤般在心底悄然滋生。
这批装备迅速武装了中央军最嫡系的几个师,其中尤以杜光亭为军长而提前大半年新组建的第五军最为耀眼。
该军下辖的三个师,(200师,荣誉一师,新编22师)每个师都史无前例地拥有了一个装备T-34坦克的坦克营和一个下辖105毫米榴弹炮的炮兵团!
这种超越时代、碾压日军的火力配置甫一亮相,立刻在豫省东线战场产生了强大的威慑力。
当装备焕然一新的第五军等精锐部队在兰封-睢县一线展开防御时,日军第三、第十、第十六师团原本气势汹汹的攻势为之一滞。
面对前所未见的钢铁洪流和凶猛炮火,日军前线指挥官惊疑不定,上报的情报让金陵的烟俊六和东京大本营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在未能摸清这支“神秘重装军”底细和找到有效应对方法之前,日军被迫放缓了西进的脚步,小心翼翼地与中央军精锐进行试探性接触。
历史的车轮在这里悄然发生了偏转。没有了日军在豫东平原的狂飙突进,没有了国军大溃退带来的恐慌,那场本应在六月发生的、以数十万中原百姓生命为代价的“决堤”惨剧,在这个时空里,永远地消失了。
黄河依旧在平静地流淌,滋养着两岸的土地和人民,无声地见证着因房青山这只“蝴蝶”扇动翅膀而改变的历史轨迹。
视线转回信阳。
房青山站在临时师部,一处征用的地主大院的台阶上,看着眼前黑压压的一万新兵。
这一万人,成分复杂:五千是薛越长官砸锅卖铁从湘省送来的子弟兵,个个年轻,眼神中带着离乡的忐忑和对未来的茫然。
另外五千,则是房青山利用暂编第六十七师的响亮名头和优厚待遇,主要是能吃饱、饷银足,在豫南就地招募的农家子弟,其中不乏一些见过血、打过土匪的“老油子”,但更多的是被生活所迫或怀揣保家卫国热忱的青壮。
一万张嘴,一万个需要从头教起的战场新丁。饶是房青山手握巨额资源点,看着这庞大而稚嫩的人群,也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但压力也是动力。
“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房青山对身边的程世涛、张彪、张虎等老部下豪迈地说道,“薛长官送的是情义,豫南子弟投奔的是信任!三个月!老子要用三个月,把这一万只‘羊’,练成一万头能吃人的‘狼’!”
……
不想错过《抗战带着校长去闯荡》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