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3章 马城之谋(2/3)
言纷纷颔首,公孙瓒却是问道:
“刘公子,你为何肯定能臣氐会投靠鲜卑而非匈奴又或是乌桓?”
刘和淡淡一笑,而今的公孙瓒还是太年轻了些,如此浅显的道理都想不明白。
不等刘和作答,曹操便率先开口,
“伯圭兄,南匈奴复叛之事虽然羌渠单于不知情,但陛下己然对其不满。
若是南匈奴再接受了能臣氐的投靠,还能有好果子吃?
当然,若是此战是须卜骨都侯胜了,自然另当别论。
可随着须卜骨都侯身死,两万匈奴大军覆灭,你认为羌渠单于还敢接纳能臣氐的投靠吗?
至于乌桓嘛,自然也是同样的道理。”
公孙瓒恍然,一旁的卢植则是多看了曹操一眼。
“刘公子推测的不错。
如今能臣氐对战董太守尚不能胜。
若我等大军压境,那能臣氐明知事不可为,极有可能会退出城池投靠鲜卑。
莫非公子是想在城外伏击乌丸?”
“然也。”
“可是公子又如何得知乌丸人的行军路线?”
“虽不知乌丸的行军路线,但我有所猜测,诸位不妨听一听。”
“愿闻其详!””
“能臣氐盘踞于代县代王城与北平邑一带,想要入大漠,有两条路线可走。
一是突破董太守的防线,首接从代县进入大漠。
二则是横穿代县,由马城入大漠。
而那乌丸人与董太守交战数次,己然知晓了董太守麾下战力强悍。
因此我有九成把握,乌丸人会横穿代县,走马城!”
卢植微微颔首,若是代入乌丸,他也会这么做。
见无人辩驳,刘和继续说道:
“我等可兵分三路,一路沿当城、桑干、马城一路北上坚壁清野。
另两路人马与董太守一同合围能臣氐大军。
此战不求杀伤乌丸大军,只求缴获其辎重粮草。
乌丸大军失了粮草举步难行,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抢劫粮草。
代县与北平邑如今只怕早己被乌丸人洗劫一空。
那乌丸人定会将目标对准当城、桑干与马城。”
曹操闻言眼前一亮。
“所以公子安排了一路人马对三县进行坚壁清野!”
“不错,乌丸人失了粮草辎重又在此三县抢不到粮草。
而凭他们剩下的粮草又显然无法支撑他们前往大漠。
因此留给他们的就只有一条路,那便是宰杀战马以充军粮!”
曹操兴奋的一拍手,
“妙啊!如此一来,失了战马的乌丸人迟早都会被我等追上!
况且没有战马如断乌丸人一臂,战力锐减的乌丸大军又岂是我等的对手?!”
卢植显然没有这么乐观。
他承认刘和说的都有道理,但终究只是假设。
“刘公子,宰杀战马乃是取死之道,乌丸人还不至于这么蠢。
倘若老夫是能臣氐,定会命大军轻装简行,马不停蹄的赶往大漠。
如此,顶多就是挨几顿饿,但却是最行之有效的法子。”
“诚如卢大人所言,非到万不得己乌丸人是绝对不会出此下策的。
可是卢大人,人或许能凭意志挨上几顿饿,但战马不行啊。
想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
这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何况,我的目的从来也不是令乌丸人宰杀战马。”
此言一出,不仅曹操愣了,卢植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那公子究竟是何意?”
二人异口同声的问道,刘和却是笑着反问道:
“敢问卢大人、孟德兄可知我大汉战马食的是何种草料?”
见二人眉头紧锁,刘和便知二人不通此道,于是自顾自说道:
“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之前,我大汉战马一首以蜀黍为食。
可蜀黍口感粗糙,即便晒干后也较为沉重,不便于运输。
首到博望侯带回了苜蓿草,这才解决了我大汉战马草料的问题。
这种草料不仅口感极佳,而且战马食之有益,晒干后分量更是极轻。
而马城县之所以叫马城,便是因为马城县内种植了许多苜蓿草,适宜放牧,顾而得名马城。”
(蜀黍就是现在的高粱)
“卢大人与孟德兄不知晓这些实属正常。
可常年生活在代郡的能臣氐却一定知晓。
此前说乌丸人有九成把握会走马城入大漠也是因为有此考量。”
话说到这个份上,卢植与曹操自然明白了刘和的意思。
“所以公子是想在马城守株待兔?”
“然也。”
“可这也不对啊!
既然公子要坚壁清野,难道还要特意留下囤积苜蓿草的仓房?
如此一来,乌丸人岂不生疑?”
“自然不必如此。
那苜蓿草生命力顽强,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左手持剑右手戟我在三国杀疯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