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核武器(资料可跳过)(7/8)
月,美国成立原子弹研究所。
月,美国成立合并秘密的原子能委员会。
日,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可德沙漠中进行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试验。
日,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
年,苏联成功研制原子弹,英国、法国分别于1952年和1960年爆炸了自己研制的原子弹,1964年,中国也拥有了原子弹。
原子弹分为“枪式”和“收聚式”两种类型,核武器以其特有的方式产生毁灭性的力量根据原子弹引发机构的不同,可分为“枪式”原子弹和“收聚式”原子弹。
“枪式”原子弹将两块半球形的小于临界体积的裂物质分开一定距离放置,中子源位于中间。
在核装药的球面上包覆了一层坚固的能反射中子的材料,其作用是将过早跑出来的中子反射回去,以提高链式反应的速度。
射层的外面是高速炸药、传爆药和,再将与起爆控制器相连接。
起爆控制器自动地起爆炸药。
两个半球形裂变物质在炸药的轰击下迅速压缩成一个扁球形,达到超临界状态。
中子源放出大量的中子使链式反应迅速进行,并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极大的能量,这就是杀伤破坏力巨大的原子弹爆炸。
“收聚式”原子弹将普通烈性炸药制成球形装置,并把小于临界体积的核装药制成小球置于炸药球中。
炸药同时起爆,将核装药小球迅速压紧并达到超临界体积,从而引起核爆炸。
“收聚式”原子弹的的结构复杂,但核装药利用率高。
现代原子弹综合了这两种引发机构,使核装药的利用率提高到80%左右,从而获得了极大的破坏力。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方式主要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电磁脉冲及放射性沾染。
光辐射是在核爆炸时释放出的以每秒30万千米速度直线传播的一种辐射光杀伤方式。
1枚当量为2万吨的原子弹在空中爆炸后,距爆心7000米会受到比阳光强13倍的光照射,范围达2800米。
光辐射可使人迅速致盲,并使皮肤大面积灼伤溃烂,物体会燃烧。
冲击波是核爆炸后产生的一种巨大气流的超压。
一枚3万吨的原子弹爆炸后,在距爆心投射点800米处,冲击波的运动速度可达200米/秒。
当量为2万吨的核爆炸,在距爆心投影点650米以内,超压值大于1000克/厘米2。
可把位于该地区域内的所有建筑物及人员彻底摧毁。
早期核辐射是在核爆炸最初几十秒钟放出的中子流和γ射线。
1枚当量2万吨的原子弹爆炸后,距爆心1100米以内人员可遭到极度杀伤,1000吨级中子弹爆炸后,在这个范围内的人员几周内会致死,在200米以内的人员则当即致死。
电磁脉冲的电场强度在几千米范围内可达1万至10万伏,不仅能使电子装备的元器件严重受损,还能击穿绝缘,烧毁电路,冲销计算机内存,使全部无线电指挥、控制和通信设备失灵。
1颗5000万吨级原子弹爆炸后破坏半径可达190千米。
放射性沾染是蘑菇状烟云飘散后所降落的烟尘,对人体可造成照射或皮肤灼伤,以致死亡。
1954年2月28日,美国在比基尼岛试验的1500万吨级氢弹,爆后6小时,沾染区长达257千米,宽64千米。
在此范围内的所有生物都受到致使性沾染,在一段时间内缓慢的死去或终身残废。
五核国家核武力量对比美国:1945年首次核试验成功。
核试验次数超过1030次。
拥有约12万枚核弹头。
导弹射程达13035公里。
苏联:1949年首次核试验成功。
核试验次数超过715次。
拥有约28万枚核弹头,其中约18万枚将被拆除。
导弹射程达10943公里。
英国:1952年首次核试验成功。
共进行45次核试验。
拥有约400枚核弹头。
导弹射程达5310公里。
法国:1960年首次核试验成功。
拥有约510枚核弹头。
导弹射程达5310公里。
中国:1964年首次核试验成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浩劫重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