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4章 寻查线索(2/2)
仁宗的手指重重敲在军报上,发出沉闷的回响。他的脸色阴沉得可怕。
侬智高,这个掀起南疆腥风血雨、荼毒生灵的祸首,一日不除,南疆便一日不得安宁。
“众卿,”仁宗抬首望向诸臣。“贼酋遁入大理,段氏推诿,意欲何为?难道要我大宋将士,坐视此獠逍遥法外,养虎遗患吗?”
文彦博出列,须发微颤:“官家,大理其国主段思廉,性情优柔,其下各部族首领势力盘根错节,未必尽听王命。其拖延,未必是存心包庇,恐是力有不逮,或惧侬智高残部反噬。”
“若我朝大军贸然入境追剿,恐引发两国战端,生灵涂炭,且...师出之名,恐遭非议。”他代表了朝中稳健派的态度,担忧跨境用兵的风险和影响。
韩琦紧接着出列:“文相所虑不无道理。然,侬智高非寻常贼寇,其僭号称帝,屠戮我大宋子民,罪不容诛!若任其在大理境内蛰伏喘息,联络旧部,他日卷土重来,南疆必将再遭浩劫!且大理此番推诿,己然失礼,若我朝无所作为,恐令西南诸蕃轻视朝廷,后患无穷!”
“臣以为,当示之以威!可命狄青、余靖整军备战,陈兵边境,施加最大压力!同时再遣得力使臣,持官家严旨,首入大理都城羊苴咩城,面斥段思廉,限期交人!若其仍执迷不悟...”
韩琦顿了一下,眼中闪过锐芒,
“则大军压境,自行追剿,亦在所不惜!” 他的态度更加强硬,主张以武力威慑为后盾,迫大理就范。
之所以还能有这种辩论,无他,军事情报过少。
宋自赵匡胤开始,就没有打大理的念头。很简单,大理的前身南诏,让盛唐都铩羽而归三次。
文彦博的意思很明显,不想多启战端,前些年宋败于小国西夏,己经让国威受损。现在再去跟大理产生间隙,万一输了,那可算是周边的邻居都高自己一等了。
韩琦则是没思考过输的问题,北辽和西夏我打不过,你一个大理我还打不过了?
殿内再次陷入争论。主和者担忧战争泥潭和国力消耗,主战者强调除恶务尽和朝廷威严。
仁宗沉默地听着臣子们的争论,目光落在狄青身上。狄青...这位他一手提拔、战功赫赫的名将。仁宗深知狄青的能力和决心,也深知他对侬智高的痛恨。但...跨境用兵,兹事体大!
不想错过《千年龙虎榜?我为状元!》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