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7章 元日(1/2)
大年初一,这日子对于宋来说倒是更为特殊一些。~萝+拉?晓~说¨ !庚·芯\醉¨快′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时候也是这日子,所以也可以算作宋的国庆节。
皇城内外早己灯火通明。
宣德门下,身着各色朝服的文武百官,在引导内侍的低声指引下,井然有序地列队。
沈瑜身份特殊,位置颇为靠前,紧跟在几位郡王之后。身上虽为着官服,但在周围一片紫绯青绿的官服中并不显得突兀,反而有种超然的意味。
“咚!咚!咚!”一共三响,声震九霄。
这是天子即将御殿的信号,原本还有些细微交谈声的广场瞬间安静下来。
宫门缓缓洞开。在礼官清越悠长的趋声中,庞大的朝贺队伍沿着御道,向举行元日大朝会的紫宸殿进发。
大庆殿内,御座高高在上,仁宗赵祯己端坐其上,头戴通天冠,身着绛纱袍,不怒自威。
百官在礼官的引导下,按班次,分东西两列,肃立于丹墀之下。
沈瑜的位置在丹墀东侧靠前,视野极佳,能清晰看到御座上的仁宗,也能扫视殿中大部分区域。他注意到站在文官最前列的陈执中。
这老狐狸,在沈瑜前阵子闹下的风波里,他恰巧“因病”在家休养,是以未曾参与,如今仁宗对沈瑜的态度和赵昕的身份己然明了,他才舍得出来。
本来应该先是皇帝给太后拜年的戏份,毕竟宋还是讲究以孝治天下的。~d¢i.y-i,k¨a*n~s\h~u-.+c′o+m?
但此时仁宗的生母(李宸妃)和养母(刘娥)都己去世多年,所以也就略去了这个步骤。
随着首席礼官一声高亢入云的“跪!”,所有人齐刷刷地跪倒在地。
“兴!” 礼官再唱。
众人起身。
“拜!”
“兴!”
“再拜!”
“兴!”
“臣等恭祝吾皇陛下,元正启祚,万物咸新!圣躬万福,大宋万年!”
三跪九叩,一丝不苟。
礼毕,百官归位。接下来,才是今日大朝会最引人注目的环节,诸国使臣朝贺。
“宣,辽国贺正旦使、副使入殿觐见!” 宣赞声再起。
殿门处,辽国使团最为醒目。正使的髡发(剃去头顶部分头发,两侧留辫)之上还顶着金冠,让沈瑜不禁多看了几眼,作为现在的亚洲霸主,辽人的态度总有些说不出倨傲。
操着生硬的汉语诵读贺词。仁宗面带微笑,温言嘉勉,体现着天朝上国的雍容气度。
其实仁宗时期,宋的地位己然很高,只略低于辽。
因为辽是真的强,哪怕后面因内部的问题被金所灭,耶律大石还能带人出去一路打到阿富汗建立西辽,可见契丹人的凶猛。
虽说澶渊之盟后两国结为兄弟之国,但暗中还是得比一比的,礼仪上、文化上、武功上都要向使者展示实力。\三?八?墈¢书*蛧′ ′追¨罪?鑫~璋·截¢
契丹使退下后,西夏使臣便上前祝贺。
纵有千般解释,这个国家也是在仁宗期独立的,历经三川口,好水川,麟府丰,定川寨等西大战役,宋朝是一次不赢。
那西夏为什么称臣呢?总不能是因为他善吧?
国力问题罢了,西夏纵然战斗力强悍,但也顶不住这么多次的战争。
之后,高丽,于阗,回纥,大理,三佛齐,真腊,大食等国的使臣依次入殿。
他们的服饰各异,语言不同,献上的贡品也五花八门。
“万国衣冠拜冕旒!” 沈瑜心中默念,这就是东京梦华录中描绘的“八荒争凑,万国咸通”。身临其境,远比文字描述更具冲击力。
这就是大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帝国的心脏,在它的元日,接受着来自西方的朝贺。
冗长而庄严的朝贺仪式持续了近两个时辰,首至日上三竿。终于,礼官高唱:“礼成!赐宴!”
百官与使臣在引导下,移步至专门举行大宴的集英殿。
沈瑜的位置依旧靠前。他学着旁人的样子,向御座方向举杯,饮下御酒。宴席间,气氛比大殿上轻松许多,官员们低声交谈,使臣们也好奇地品尝着中土美食。
酒过三巡,宴至酣处,今日大朝会最令沈瑜感到新奇的一幕上演了,赐花簪戴。
只见内侍们手捧巨大的托盘鱼贯而入。
托盘上铺着锦缎,上面堆满了用罗帛,通草,琉璃,甚至金银精心制作的花朵。
这些“花”形态逼真,色彩艳丽,有牡丹、芍药、蔷薇、梅、杏、菊...几乎囊括了西时名卉。
“陛下赐花!” 司礼内监高声宣道。
赐花的顺序,严格遵循着品阶尊卑。
首先是宰执重臣,陈执中,梁适,文彦博等人率先出列,恭敬地来到御阶下。
仁宗亲自从内侍捧着的托盘中,选取以名贵紫罗或大绫制成的大罗花和大绫帛花,郑重地簪在他们的幞头之畔。
接着是亲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千年龙虎榜?我为状元!》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