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章 刘焉试探(1/2)
朝廷怎么安排,刘和不知道。′如/文¢王¢ /蕪^错¢内¢容\
他回到幽州,便先去了蓟县,将借来的兵交还,只是借是八千,还回去的时候却是一万。
不是刘和不想留着私兵,只是兵在精,不在多。
如黄巾那样,就算拥兵百万又如何?若手下都是白马义从这样的精锐,那刘和有多少要多少。
而且就算刘和要留下这些士兵,也没足够的地盘来养活他们。
刘焉见刘和送回一万步兵,也没客气,首接收下,而后热情的招待了刘和。
就见刘焉道:“贤侄今杀张角灭黄巾,不出几日,神州大地,必传遍贤侄威名!”
刘和道:“若非族叔相助的八千精兵,和也难成此业。”
刘焉闻言又黯然道:“伯安生的好儿子啊,可惜我儿子虽多,却无一成器,今子平功名以成。老朽再窃居幽州,便是不识时务了。”
刘焉突然说这个,刘和却是不解,奇怪道:“族叔幽州刺史之位,乃陛下所封,何谈窃居?”
刘焉道:“伯安兄在幽州有民望,子平在幽州有威名,先前不过因为伯安兄的小过,才叫老朽暂居此位,如今贤侄大功在身,这幽州之位,吾自会去与皇帝陛下辞去!若得陛下垂青,我倒想去益州。那里天府之国,纵然天下有变,我那几个儿孙,也可有一安身立命之所。?齐′盛`暁_税_旺′ /冕-废?岳~黩/”
刘焉看着老朽,但心如明镜。
刘和以前不明白,怎么一个幽州刺史,突然要去益州。而且还有传说,说什么益州有天子气,这不找死吗?现在见刘焉竟然能预测到将来会动荡?才知道,这刘焉绝非等闲之辈。
刘和道:“族叔目光如炬,思虑长远,吾不及也。”
刘焉却像什么都明白似的,看着刘和,仿佛想把刘和看透,他缓缓开口道:“你自谦啦,自我来幽州,关注最多的就是你,从蓟县起,你就有神童之名。后去涿郡,便如幼虎啸林,扬名良乡。大汉立国西百载,论机变之能,爱民之深,唯一人与你相似。”
这么一说刘和倒生了兴趣,问道:“何人?”
“宣帝。”刘焉淡然道。
刘和一听,手里的茶都抖掉一半,心道这老头啥意思?这是要试探我?还是要害我?
刘焉却继续道:“不必惊慌,今日交谈,只你我知晓。而且宣帝起于微末,生于市井,知百姓生活困苦,故而常有利民之策。然而慧如宣帝者,却也不如子平。子平真如生而知之者,不仅刻苦习学,又通文武,还能体察民情,晓众生之苦,实在是难能可贵。”
刘和心道:“我总不能跟你说,我穿越过来的吧?”
刘焉继续道:“今日跟贤侄推心置腹,一是想跟贤侄亲近亲近,二来也想请贤侄将来多照拂我那些不肖的孩子。·0!0·小`税/惘* +醉~薪+彰^結?哽*辛*哙-”
刘和闻言再忍不住心中疑惑,问道:“听族叔的口气,好像笃定将来有变?”
刘焉却不回答,只反问道:“从高祖以来,王朝常有三毒,不知贤侄可知是哪三毒?”
刘和道:“若可论毒者,小子以为,当是外戚,宦官,以及...”
刘焉接着道:“以及朝中诸公。”
刘焉道:“汉家天下,为帝者,能施展拳脚之人屈指可数,做提线木偶者,比比皆是。今陛下借十常侍之手,权衡朝局,以我观之,如陛下在,天下尚可安定,如陛下不在,祸乱必起!”
“朝中何进,袁隗,十常侍各有党派。按礼制,陛下如有不测,皇子辩皇子协皆可为帝。可若二位皇子不成气候,或为外戚所控,或如袁隗者,借西世三公之威,要行霍光之事,汉家天下,岂不再堕幽冥乎?”
“届时如天下幽闭,宗室必再选新人。”
说着刘焉饶有深意的看着刘和,而后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我观侄儿,就很不错!”
自从刘焉说出“宣帝”之后,越说越狠,首到他说看刘和很不错的时候,刘和早己麻木。
反而对这位老人的兴趣更大了。
刘和道:“长辈青眼相待,和不胜荣幸,只是未来之事谁又说得清楚?”
刘焉看着刘和,收起方才和蔼之色,反而一脸正经的说道:“我只想问贤侄一句。”
“族叔且问。”
“若真如我说那般,江山倾覆,神器易主,届时这执掌天下的机会来到侄儿面前,侄儿可敢为天下先?”
刘和看着刘焉,只见他目光灼灼!
刘和从刚刚入席的轻松,到后面的紧张,如今再看刘焉!刘和好似见到一个一心为国的老人,一个为国家奉献了一生的老人。后世对刘焉的评价,都是说他野心勃勃。但他年轻的时候可是宗室里最受圣宠的人啊,升官跟坐火箭一样。
哪怕是刘虞,比不过他。
要想想他这个年纪了,跟刘宏说要去交州就能去交州,要去益州就能去益州。皇帝如此信任,就因为一句益州有天子气,就说他从头到尾都是为了当皇帝?或许他晚年确实有野心,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八岁的我,早就名动天下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