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八岁的我,早就名动天下了! > 第27章 幽州两年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7章 幽州两年(1/2)

目录
好书推荐:

刘和能不急吗?

他上任一个月,单单这蓟县的各个事务,就多到他头皮发麻。.k?a\n′s¨h+u\w_u~.?o′r*g\

各地案宗,税赋,粮草情况,人口迁移情况,还有百姓入城买卖。虽然是一月一统计,但是刘和这个月的还没看完,就有下个月的来了。

更何况还有一些需要他决断的案宗,刘和再没个副手来帮忙,别说封狼居胥了,早晚累死在这案上。

所以一见到有个大冤种,哦不,大贤士来了,还不快马加鞭?

只见刘和拉着徐庶之手,说道:“吾盼元首,如周公盼吕望,今日终见元首真颜。”

徐庶奇怪道:“庶既来幽州,自然是想在主公麾下效力,只是主公似乎知道在下?”

刘和道:“荆襄多人才,早听闻水镜门下,人才济济,元首大名,我也是听旁人提起,今我幽州事务繁多,急需元首此等牛马,啊不大才!还望元首不弃,助我一臂之力啊。”

徐庶虽然奇怪为什么刘和会这么热情,但他言之凿凿,徐庶也不好说什么,只言道:“不知主公要派徐庶何等职位?”

刘和道:“你先为蓟县县令,同时兼我幽州别驾,但凡幽州政事,皆有元首一应决断!”

徐庶刚刚问完正要喝茶,被刘和这么一说,茶水差点喷了出来。′0?0¨暁`税`网^ -已?发-布?蕞_鑫+蟑+劫\

“主,主公?!徐庶何德何能?叫主公如此看重?!”

刘和苦道:“元首不知,自我任州牧以来,事务实在繁多,和年幼,不如先生者太多,如没先生此等大才坐镇,劳累事小,只恐断错事务,使百姓受累啊。”

徐庶一听刘和牛逼这么吹,当即表示:“主公心系百姓,庶自愧不如,即日起,但凭主公驱使,绝无怨言!”

刘和喜笑颜开,说道:“好好好,我得元首,如鱼得水矣。”

彼时要是刘备在,必会说上一句:“这特么是我的词!”

而后有徐庶的加入,真叫刘和大开眼界,他要处理一个月的事务,徐庶两三天就安排完了。

还有宽裕的时间来教刘和,刘和见他如此厉害,又把自己尘封多年的想法都说出来。

比如屯田,比如摊丁入亩,比如大兴学校、重视医学、重视商贾、重视工匠、以百姓为主设立救济站。

这一桩桩一件件,跟徐庶讨论得不亦乐乎。

转眼几个月过去,到了185年,徐庶也适应了刘和的奇思妙想。

这日,两人照常在府中商议。·s^o¢e.o\.?n^e^t/

只听徐庶道:“依照主公之意,执行了屯田制,打造了子平车(水车),又改进耕犁。如今幽州西地丰收,只是您说的学校,摊丁入亩,事关重大,还需徐徐图之。”

刘和点头道:“救济站情况如何?”

“今幽州各地皆有救济站,如有孤苦者,皆有衙役送往救济。只是孤苦者多,现在己经安排屯田去了,想来再过一年情况会有好转。”

刘和又道:“我在蓟县,自己花钱建了一个私塾,咱们要推广学校,恐世家反对,那我自己开一个私塾他总不至于说三道西吧?我也不教深奥的,只教百姓识字即可。”

徐庶道:“学校确实难以推进,但只是私塾,应该无妨,只需聘请一些老先生,到私塾教学,教人识字即可。”

刘和原本还想把千字文给弄出来,奈何自己背不了,就记得个“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所以只能让这边得老先生去教学,反正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进私塾的是文盲,出来得能看懂字。

不过就这要求,不能完成的也十有八九。

不过识字的种子只要种下,慢慢的就会发芽,最后长成参天大树!

而刘和的政令也备受其余十二州的关注,自他下令举贤以来,就常有异于常人之举。

后弄了子平车,引水灌田。

又执行屯田制,秋收颇丰,致使多地效仿。

那改进的耕犁更是传播全国,特别是南方,都改首犁为曲。

加上他设立救济站,救助百姓无数,让刘和在幽州威望更甚,说句大逆不道的,如今的幽州百姓可谓是:“只知州牧,不知天子。”

加上赵云白马义从初见成效,常在幽州巡查,那鲜卑人,乌桓人,全都被赶跑。

刘和更是下令,没有正规手续,要入大汉,是为仇敌!

既是仇敌,赵云就不必留手,只要见异族入境,杀无赦!

鲜卑、乌桓、高句丽全都无法,只能走手续。刘和借机用粮食跟这些外族换马跟牛羊。

那些牛分发下去给百姓,但没有全发,只给表现较好的百姓家里。毕竟百姓也有坏人,要是送到坏人家里,没拿去耕地,全吃肉去了。

以上都是刘和在任两年所作事务,虽然事务宣于纸上,不过一笔带过。

但执行者,比如徐庶,便知其中艰辛。

还好有徐庶帮忙,不然刘和还真只能把这些想法都留在脑子里生锈,根本执行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八岁的我,早就名动天下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