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7章:收获(2/3)
日子,像是踩在实地上,有了奔头。
金色的夕照斜斜泼进堂屋,照得桌上的粗瓷碗泛着暖光。
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连空气里,都飘着踏实的热气。
三天的工夫。
三亩稻田总算收割完毕了。
脱粒后的谷粒堆成了小山,就等着晒透后脱壳。
可一想到脱壳,众人那叫一个犯难啊。
这年头。
谁家不是靠石臼和木杵一点点捣的?
稻谷搁石臼里,木杵砸下去。
壳是碎了,米也跟着碎成渣渣。
这样的米拉到镇上卖,价钱打个对折还拐个弯。
还有种脱壳的法子,是用木砻。
这物件儿跟石磨差不多。
把稻子倒进上层的斗里。
人在下面,拉动木架子转圈。
靠中间的竹齿,磨破稻壳。
不过,全村也就几户人家,有这玩意儿。
打一副木砻,得花大几百文钱。
原先秦家可没这条件。
用木砻脱壳虽说比石臼快些。
到底还是费劲儿。
往年收完稻子,秦家人晒好谷子,就得赶紧去里正家排队借砻。
全村就那么几台砻,
谁家不急着用?
要是磨磨蹭蹭的去借,后面排队的人,能把门槛儿踩破。
秦天策心里合计着。
眼下家里,手头比之前松快多了。
等农闲的时候,找张鲁打一副木砻和石磨。自个儿有了家伙什儿,甭管是脱稻壳还是磨面都方便,
也不用再跟人借,也省得欠人情。
再说了。
以后邻里乡亲要是有需要,自家也能搭把手。
“那个……”
晚饭时,秦庆生夹菜的筷子在碗里转了三圈,好半晌都憋不出半句话。
秦大明筷子一敲碗沿:
“磨磨唧唧的,有话首说。”
“咱家稻子收完了,脱粒也弄好了……”
秦庆生突然把筷子往桌上一放,耳根子通红,“我想去六叔家帮忙割稻。”
“想去就去,干活麻溜点,别偷懒。”
秦天策憋着笑,往二哥碗里夹了块肥肉,
“好好表现,别给咱秦家丢脸。”
村里向来有帮工的风气。
哪家干完自家活儿,总会村民去帮衬孤寡老人或劳力少的人家。
可秦天策没想到。
二哥这亲事儿刚有点眉目。
就急着往未来老丈人家跑 。
这不是明摆着,讨好未来岳父嘛。
要说这阵子。
家里人没少旁敲侧击问秦庆生和采薇的进展。
每次一问。
二哥就跟被点了笑穴似的,嘴角咧得老开,翻来覆去就一句话:
“采薇哪哪都好,挑不出一点毛病。”
秦天策瞅着二哥那傻样儿,心里首摇头。
平时挺机灵一人。
咋一遇着喜欢的姑娘,就成了 恋爱脑?
不过转念一想。
男大当婚。
二哥能遇上合心意的人,也是好事儿。
秦大明跟秦天策想到一块儿去了。
老二既然认准了采薇,就找时间让王香玲去探探底。
这姑娘要是品性端庄,心地善良,他们自然全力撮合。
可要是个爱挑事儿的,就算当回 恶人,也得把这门亲搅黄了。
毕竟娶媳妇是娶回家过日子的,
要是娶个搅事精。
好好的家,迟早得闹散。
转眼到了九月初。
农忙折腾了十几天。
李家村家家户户,都把稻子收进了仓。
秦家的三亩地脱壳后,得了近七百斤。
金灿灿的谷子,堆在粮仓里。
看着就让人心里踏实。
这边王香玲正在发愁。
自家男人给自己交代了任务,她正想着,找个什么借口,去见见六叔家的采薇。
谁知这姑娘,竟主动上门了。
“嫂子,您在屋呢。”
堂屋里正缝衣服的王香玲听见喊声,抬眼望去,
门口站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
身形苗条,眉眼舒展,笑起来,脸颊微微泛红,整个人都透着股利落劲儿。
“哎呦,是采薇啊,快进屋来坐。”
王香玲一眼认出,这是自家二叔子心心念念的人,忙不迭起身招呼。
大丫也赶紧放下手里的针线活,端来水碗又搬椅子:
“采薇姐快坐,喝口水歇着。”
“嫂子,大丫,我就不坐啦。”
采薇摆了摆手,从身后拎出个油纸包,
“今儿我爹打了只野鸡,特意让我给您送来,多谢庆生哥前几日帮忙。”
李采薇脸颊微红,把油纸包往桌上推了推。
“哎,来就来,带啥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饥荒年:别人啃树叶我家肉满仓》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