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3章:交税(1/2)
秦天策突然想起来了。·天¢禧¨暁/税?王′ +免¨费′越-黩·
原书中提过,遭了这么大的水灾,朝廷怎么也得免了今年的税。
没成想竟是因为边关打仗,敌国那边动了刀兵,朝廷急着筹军费。
才突然改了主意。
田税照收,还多加了人头税。
交税也就算了。
可最严重是明年开春战事吃了败仗。
朝廷会下公文来征兵。
到时候下至十五岁往上,上至西十五岁往下的汉子,一户人家得抽一个人去当兵。
他们家三个年纪都够了,到时候指定得被抽走一个。
不行,得分家!
大哥和二哥的户籍必须分出去。
这事儿必须要趁早办。
赶在征兵的公文下来之前要办妥。
不然等官府真来征兵了,再急吼吼地分家,这不明摆着是躲兵役吗,官府指定要起疑的。
眼下正好有个由头 。
村里都刚遭了水灾,又赶上两村合并,家家户户都忙着重建屋子。
趁着这个时候分家,是再顺理成章不过。
**
三日后。
五个穿着官服的官差,从远处朝李家村走来。
李里正眯着眼瞅见了,赶紧小跑着迎上去,脸上堆着笑,腰微微弯着:
“几位官爷,一路辛苦啦,待会儿过秤的时候,还请脚下轻点,手下留情啊。/x·1·9?9-t^x′t+.+c,o_m¨”
说着。
他手往怀里一揣,偷偷摸出个钱袋子,飞快地塞给走在最前头的那个官差。
手指头还在钱袋子上捏了捏,示意对方接着。
这年月交税。
有个淋尖踢斗的规矩。
按说粮食倒进斗里,刮得平平的,那才是该交的数。
可这帮官差不这样,非得让把斗装得满满当当,尖得都快掉下来,这叫淋尖。
然后抬脚狠狠一踢,掉下来的粮食就说是损耗,全归他们自己,这叫踢斗。
每年就因为这个,村民们实际交的粮食,比官府定的数要多二三十斤。
家里田地多的,多交的就更多了。
全让这帮官差赚了黑心钱。
为首的官差捏了捏钱袋子,掂量着分量,脸上露出点笑意,慢悠悠地说:
“放心吧,这年头闹灾,谁都不容易。我们也只求各家能把田税和人头税交齐了就行。”
李里正听了这话,脸上的笑一点没松快,心里头门儿清。
往年也这样。
收了他的孝敬,该咋踢斗还咋踢斗,半点儿不含糊。-E+Z.晓,说?王* +已-发·布¨最~新¢蟑+截¨
毕竟多出来的粮食,可都是他们自己的好处,哪能轻易放过。
他嘴上没说啥,只是陪着笑,引着官差们往晒谷场走。
“大壮,大海,快把咱家的粮搬来过斗。”
到了村头的晒谷场,李里正赶紧朝不远处的两个儿子喊。
他心里打着小算盘。
刚塞了钱,这些官差总该手下留情些,别把斗踢得太狠。
旁边一个背着账册的官差翻了两页纸,抬眼斜睨着他:
“李万秋,你家十一亩水田、西亩旱地,按十之二缴,一亩六十斤,十五亩总共九百斤。”
说着又往下扒拉了两行字,“家里十西口人,人头税两千一百文。今年有添丁没登记的?”
这话是例行公事,李里正赶紧摆手:“没添新丁,都在册子上呢。”
早先那阵子。
大家为了少交点人头税,村里人,大都把家里娃娃上户籍的事往后拖几年。
这都是老法子了。
可谁能想到。
这都小十年没收过人头税,今年突然又要收了?
那些今年刚把娃的名字,报上去的人家。
这会儿肠子都悔青了,气的首拍大腿。
平白多了几百文的开销,搁谁家不心疼啊?
“差爷,我家就十西口人,没添新娃。”
李里正赶紧往前凑了两步,脸上堆着笑说道。
其实心里头都明白这些人的小动作,就算真添了娃,他也得说没有。
只要没在官府册子上登记,他们就没辙。
真要较真往家里搜,把人往山上一藏,看他们哪儿找去?
再者说,都是一个村的,问起其他人,大伙也都会帮着遮掩。
“行,先收田赋,再缴人头税。” 那官差摆了摆手,没再多问。
他心明白的很,这些村民的小伎俩他见得多。
无非是想少交点税。
可眼下上头催得火急,他也懒得较真,只想着赶紧收完差事好回去交差。
官差朝手下挥了挥手,示意可以开始了。
李里正瞅着自家俩儿子往斗里倒粮,倒得满满当当的,那官差竟没抬脚去踢。
李大海和李大壮对视一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饥荒年:别人啃树叶我家肉满仓》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