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9章:难民(1/2)
秦大明和几个守路口的汉子,一起手忙脚乱地推着粗木栅栏,额头上都急出了一层汗。¢齐.盛+晓`税~枉_ +毋′错\内.容-
原本横在路口的两根松木杆,此刻被他们合力搬起来才挡住去路。
“大明,你去村里敲钟,快,快去喊人来!”
一个汉子背靠着木门,冲着秦大明吼道。
眼睛盯着远处,一批越来越近的人影。
秦大明应了声,转身就往村里跑。
跑的速度很快。
老槐树上挂着的那口铜钟,是前清时传下来的。
表面早被岁月啃出了坑坑洼洼的锈迹,可敲起来的声响却依旧厚重。
等到跑到树下,都顾不上大喘气,就抓起钟下悬着的枣木木槌,抡圆了胳膊就往钟上砸。
“咚 ——”
第一声钟响。
“咚 ——
咚 ——”
接连几声传过村子。
此时村子里。
有在田里插秧的,在家缝补的,蹲在墙根晒太阳的,都首愣愣地抬起头,均是一脸疑惑。
要知道。
这钟可不是随便敲的。
除非是遭了贼,发了水,或是出了天大的事。
“咋回事?这钟咋响了?”
村头一个蹲在石头上抽旱烟的老汉,眯着眼往钟声方向瞅。,咸-鱼/看′书^网+ ?免¨肺?跃¢犊/
“叔伯们!”秦大明一边敲钟一边喊,嗓子都喊破音了:
“快。村口来了一群逃难的,大家伙戴着帏帽,拿上家伙,都去路口守着!”
“逃难的?” 有人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是…… 是染上瘟疫的?”
“别管是不是,先把人挡住再说!”
秦大明又砸了两下钟,见村里己经有人往这边跑,才停了手。
“快,都快过去!”
“啥?逃难的来了?”
听到消息的村民们,脸上的血色一下子褪了不少,神色瞬间凝重起来。
他们一边转身往家跑,去拿家伙事儿,一边扯着嗓子喊:“逃难的往咱村来了,快出来人啊!”
一时间。
村里的狗像是被这股紧张劲儿感染了,狂吠了起来。
没多大一会儿。
各家各户的壮劳力就都出来了。
他们手里要攥着木棍或者锄头,要么提着柴刀,
一个个都戴上了帏帽,捂紧了口鼻,脚步匆匆地往城墙那边赶。
家里的秦天策听到村头的铜钟声,又听见外头乱糟糟的,心里犯起了嘀咕:“这是咋了?”
正琢磨着,大丫一阵风似的跑了进来,急声道:
“三哥,外面有难民往咱村这边来了,听说是不少人呢,具体情况还不清楚,我过去看看。¢午·4?看-书′ ?庚/欣!蕞.哙.”
说着,大丫就往后院跑。
没多久就拎着一把柴刀出来了。
她麻利地戴上帏帽,又拿出秦天策给的那种加厚纱布口罩戴上,转身就往外走。
说起这纱布口罩,还是之前秦天策想的办法。
之前在村头看守的人,用布巾捂口鼻总觉得不方便,干活时也是碍手碍脚的。
秦天策就找了个由头,从系统里买了十几个纱布口罩回来,
让看守的人戴上试试。
这口罩戴着不用时刻用手捂着,能腾出一只手来,方便多了。
这纱布口罩是用棉纱缝的,足足有好几层。
没成想,这口罩一亮相,好多村民都眼热了。
大家觉得这东西佩戴简单,不用老用手捂着口鼻,确实方便。
第二天。
就有不少妇人跑到秦天策家,问这口罩咋缝,用啥材料。
秦天策也不藏私,仔仔细细地告诉她们,要缝几层,用什么材料。
纱布,棉纱这东西,村里哪家没有呢,大家一听就明白怎么制作了。
前后也就两三天的功夫,村里家家户户都做了好几个口罩。
特别是那些要去村头看守的村民,这口罩更是成了标配。
听到这个消息,秦天策自然也没闲着。
伸手拽过墙上挂着的帏帽戴稳,又将一块粗布往口鼻上勒了勒,也跟着往外走。
赶到城墙下的时候,就见挤满了村民。
各个紧张的攥着手上的东西。
见到这情况,秦天策眉头不由得拧了起来。
“里正叔,” 他扬声喊,声音透过布巾有些发闷,
“这么多人堆在这儿没用,王家村那边知会到了吗?城墙得每隔一段站个人盯着,
还有村后那片山,没围起来呢,也得安排人巡逻,让家里养狗的都牵去后山,别等人家从后头摸进来,那样才糟了。”
李里正闻言,脸上的肉跳了跳,忙不迭地挥手:
“说得是,大明,你家和你家老二带着你家的狗,和一些人去后山守着,别让人从后山进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饥荒年:别人啃树叶我家肉满仓》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