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1章:纸条(1/2)
煮粥时多掺些野菜,能差不多顶个西千斤用。\墈?书/屋*晓¢说_蛧~ ^勉.肺?悦^读`
百十来号难民将就吃着,撑三个月是没问题的。
现在刚五月,等三个月新粮就能下来,正好能看出这些人有没有染病。
到时候没病的,就让他们帮村民干活换粮,也不算白养着。
秦天策没放松,又补了句,“城墙上得十二个时辰有人守着,轮班倒。”
“晓得了。” 李里正应着,指节在城砖上敲了敲,“这些我都安排。”
随后,他又点了几个后生,交代了巡逻和守墙的班次,众人这才三三两两地散去。
第二天一早,李里正就敲着铜锣在村里喊,把全村人都召集起来。
要开始围后山了。
后山靠着山根,想圈起来可是件容易的事情。
山地上本来就高低不平,得先把地基刨平了,然后才能动工,还得顺着弯弯曲曲的山势垒石墙。
这活儿可比村头建墙难多了。
光是凿平那些凸出来的山石,就够人累的。
李里正把村里的青壮年都喊到山上,让他们挖地基。
妇女和半大的孩子则负责运砖,
秦家烧好的砖块就堆在山脚,省得往山上扛,倒省了不少力气。
这么多人一起干,一天能往前推进几十米。¨卡?卡′暁.税~蛧, _芜\错\内~容\
可就算这样,李里正掐着手指头算,也得花三个月才能把后山整个围起来。
等这活儿干完,正好赶上收庄稼,真是一点闲空都没有。
而村口搭棚子的难民那,有个汉子靠着树干,瞧见山上热火朝天的架势,忍不住捅了捅身边的人:
“你看他们,这是要把后山也圈进去,形成闭环啊?”
旁边的人眯着眼望了半天,咂着嘴说:
“可不是咋的,这村子是真下本钱啊,有这墙围着,村子里头多安全,咱要是能住这儿就好了。”
“别想了。” 先前的汉子叹了口气,“能给口饭吃就不错了。
来李家村的这百十来号难民,都是南北府同一个村子的。
他们村本就小,满打满算七八百人。
当初南北府地震,村子也被波及了,大家伙儿从塌了的屋里刨出家人,没敢多待,连夜就逃了出来。
地震压死了几十口,逃难途中又没了些人。
还有些因为走哪条路,存粮咋分吵翻了的。
半道上各走各的。
最后就剩这百来人。
跟着他们村的里正,一路摸到了这儿。
“能逃出来就谢天谢地了。”
一个汉子坐在新搭的棚子底下,
“地龙翻身那会儿,要是晚走一步,等瘟疫漫过来,想逃都没路了。,吴/4\看·书~ `追~嶵?欣.彰/劫?”
旁边的妇人抱着孩子,抹了把眼泪:
“听说老家那边,好多村子的人没及时走,后来瘟疫起来了,要么染病死了,要么困在里头活活饿死,没一个能逃出来的。”
正说着。
一个年轻些的难民,凑到领头的老者身边,压低了声音:
“叔,要不咱就在这儿落户吧?你看他们村这城墙,多结实,建起来不光能挡灾,日子肯定安稳。
咱现在啥都没了,在哪儿都是从头再来,这儿不挺好的?”
老者摇头道:“傻小子,咱现在凑上去,人家指定把咱轰回来。
他们哪敢让咱靠近?就怕咱们这里头混着带瘟疫的,传给他们村子的人咋办?”
他扫了眼围过来的几个人,压低声音:
“都消停些,先看看情况,你们想在这儿落户,就得乖乖听人家安排 ,别踏出划的那块地界,后山和村子更是想都别想,咱瞅着他们的同时,人家指不定也在盯着咱呢。”
有个难民不甘心:“叔,实在不行,咱出钱买个落户的名额?”
“嘘。” 老者赶紧摆手,眼神往李家村方向瞟了瞟,
“这话别乱说,以后的事,我心里有数。”
时间飞逝,眼瞅着一个月过去了。
进了六月,天气渐渐热了起来。
后山的城墙,还在一天天往上砌。
这日晌午,
秦天策带着几个后生,提着西大桶野菜粥往村口空地放。
桶刚落地,几人转身就往村里走。
拽上木门,齐刷刷登上了城墙。
这粥是村里给难民预备的口粮。
秦天策从墙头上抄起面铜锣,
“哐哐哐” 敲了三下,扬声道:“吃饭了,都到桶跟前站好,点完数再动。”
他这是,怕有难民染了病悄无声息死了,提前点清人数好早做打算。
好在这一个月下来。
当初来的一百零八人,如今还是一百零八人。
一个都没少 。
看来先前那老者说的是实话,这群人确实都没染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饥荒年:别人啃树叶我家肉满仓》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