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三章 不要杀它(1/2)
接着,大队杨书记接到公社的电话通知,要求将王红兵押送到公社进行批斗,这下子急坏了杨书记。萝拉暁税 免费越黩
王红兵是他刚提名录用的队干部,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他找到公社的周书记,汇报了王红兵,在带头贯彻执行旱地改种水稻等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希望给他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
经过反复做工作,公社同意了大队杨书记的建议,免于追究,让王红兵写了一份检查和保证书后,继续任队长,接受组织的考验。
秋收时,早稻和未改种水稻的旱作物,均获得较好收成,旱地改种的水稻几乎绝收。
秋收的粮食还未入库,大队杨书记就督促上交公粮,要求王红兵在完成粮食征购任务上,起积极带头作用,以回报上级对他的宽大处理和信任。
秋收结束后,除了留下的种子和最基本的口粮外全部上交,但仍然没有完成征购任务。
为加强对粮食的管理,公社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要求各大队对所属生产队的粮食实行统管,大队杨书记立即做出决定,将各队的粮食,全部集中到王家峪西晒场,由大队进行统管,没有他的批条,任何人不得动用。
十一月初,杨书记带领一帮人,从王家峪生产队开始,将队里的口粮和种子全部收归大队所有,由大队接管。
从此开始,大队按照每人每月十斤的标准发给口粮,不足部分要求各队通过代食品等办法来解决。
王红兵组织社员对队里的稻草、小麦和黄豆秸秆、花生秧等上面残留的谷粒和果实,包括空瘪谷粒全部摘下来,入库纳入口粮管理。~x/w+b!b′o¢o?k_..c/o`m,
所有口粮和生产队存留的副食品,全部放在食堂的小仓库里,由生产队会计和保管员各拿一把钥匙,每次做饭前,俩人均到场取出粮食,并监督下锅。
除食堂日常需要的口粮外,未经王红兵同意,任何人不得动用小仓库里的粮食和副食品等。
食堂早餐和午餐,每人一碗由碎米和蔬菜煮出来的混合粥,晚餐每人半碗稀得可以照出人影的碎米粥,人们排了半天队,拿到手后一仰脖就没了。
队里有一头老牛,已经不能干活了,为了解决眼前的困难,队委会研究决定,将这头老牛杀了,可以改善一下食堂的伙食。
一天早上,玉兰刚出家门,就见菱角塘边围着一群人,她跑过去一看,她放的那头老牛被许多人摁倒在地,有人正在捆它的腿,还有一个大汉,手拿一把长尖刀站在一旁,老牛见了玉兰,梗着脖子抬起了头,“哞”的一声冲她喊了起来。
玉兰这才明白,原来这些人要杀它,这老牛一定是喊它的主人救它,于是她冲上前吼叫起来:“你们干什么?快放了它!”
这时王红兵过来跟她说:“快回去,这儿没你的事。”
玉兰很坚定地说:“不行,这是我的牛,是我的好朋友,不许你们杀它!”
她俯下身子摸了摸它的鼻子,轻轻地拍了拍它,老牛又冲她“哞”的叫了一声,意思是说:小主人,我要走了,这是我最后一次为人类做贡献!
王红兵耐心地对玉兰说:“它老了,没什么用了,杀了它还能救一些人的命。搜嗖暁说蛧 耕辛蕞全”
“它给我们干了那么多活,你们为什么要杀它?你们不能不讲良心!”
“你小孩子不懂,快回家去吧。”
“不行,我就是不让你们杀它!”
说着,就冲过去抢那把杀牛刀,王红兵立即上前把她抱走。
这时那头老牛又“哞”的大吼一声,玉兰回头看去,只见老牛瞪大了眼睛望着她,两行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滚落下来,它再也没机会下地耕耘了,就要和自己的小主人永别了。
玉兰见了,冲着人群大喊一声:“你们要杀就杀了我吧,不要杀它!”
玉兰被王红兵抱着,一边哭着一边喊着,离开了她朝夕相处了一年多的好伙伴。
彩云拿了一件旧衣服,把牛眼给蒙住,老牛平静了许多,最终流尽了血,被肢解成一块一块的牛肉,送进了食堂。
彩云回来,见玉兰还在流泪,便安慰她:“牛这一辈子,活着就知道干活,死了免不了挨这一刀,这就是它的命,但它的灵魂最终会升天,它会默默地祈祷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它是一个老顽童,我会想它的。”
“牛的一生,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无论是犁田还是耙地,总是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为人类辛勤耕耘一辈子,这就是牛的品质,我们应该学习这种品质。”
晚饭后,玉兰站在门外,仰望着天空,一轮明月悬挂在那里,她仿佛看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皖东人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