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皖东人家 >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想活了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想活了(2/3)

目录
好书推荐:

不好,大夫说,他这病容易反复,恐怕很难除根。”

“他身体本来就弱,加上有病,这脸显得更瘦长、嘴也更凸了,这形象将来找对象都成了问题。”

“现在哪还顾得上这些,首要的问题是治病。”

进入四月份,天气渐暖,玉军的病有所好转,虽然还是经常发烧,关节痛,但基本上能忍受,能够活动,他觉得不能老这么呆着,想办法干点力所能及的事。

他和母亲商量,决定放牛,每天也能给家里挣几个工分,也算给家里做点贡献,免得嫂子生气,看她脸色过日子。

彩云跟他说:“放牛除了挣工分,还可以利用你的优势,教这些孩子们学点文化。”彩云想,这可以让玉军发现自身的价值,增强对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这个没问题,也算是为社会做点贡献,我很乐意。”

从这天开始,他就带着这些放牛娃到西山去放牛,把牛放到山上,然后集中到一起学习。

先从最基本的数字开始,教他们认识阿拉伯数字和大小写,然后教他们一百以内加减法。

这些孩子学得很认真,晚上也跑来让玉军教他们,一些别的孩子也过来听,人越来越多,家里都快挤满了。

他怕嫂子不高兴,便让哥哥做了一个长方形的板子,然后抹上一些墨汁,就成了一个小黑板,钉在大队部的外墙上。

晚饭后,这些孩子们都到那里听他讲,除了基本的算术,还教他们认识最常用的字。

后来,没上学的孩子们基本上都来了,一些十几岁的大姑娘、小伙子,还有一些中年人也过来学,一共有好几十人。

黑板有点小,离远了看不清,他就让前面的就地坐下,中间的带小板凳坐着,后面的都站着,这样都能看得清楚了。

有些人提出,要玉军教他们怎么记账,特别是如何记工分,如何和记工员对工。

队里的记工员也来找他,说有不少家庭连一个会记工的人都没有,他们就靠记忆进行对工,时间一长就记不清了,对工时经常发生误会,希望他能借此机会教会大家记工。

玉军觉得,教大家识字、识数,如能跟实际需要相结合,效果可能会更好。

要会计工分,就必须学会涉及各种农活名称的字会认会写,所以,他就从此入手。

大家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和实际需要,极大地鼓舞了他,给他的义务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教学中,有时由于膝关节疼痛,不由自主地弯腰用手去揉一揉,捶一捶。一个与他一起放牛的小伙伴,跑到大队部给他搬来一个长板凳,让他坐下来讲,玉军很感动,用手在他的肩上拍了拍,表示感谢。

玉军除了放牛和教学,还利用业余时间给周边几个村民继续维修小喇叭。

通过两年多的维修,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摸索出一些自己独创的土办法,如鉴别舌簧喇叭线圈断线好坏的简易方法等。

线圈断线修理起来比较麻烦,先要把线圈漆包线拆下来,找到断点后,进行焊接后再重新绕好。

由于村里没通电,电烙铁无法使用,他就将断点两端用砂纸打磨后拧在一起,涂一点松香膏,等做饭时,把火叉顶端烧得有些发红的时候,就可以用焊锡焊接好。

舌簧喇叭的线圈有一万多圈,绕起来相当费时,好在舌簧喇叭的线圈可以乱绕,不用排线。所以,他就用纺车当绕线机,将线圈架固定在纺车锭子的转抽上,摇动纺车把手,就能完成绕线工作,这样就快多了。

玉军睡觉比较死,他希望每天早晨小喇叭的声音能再大一点,就像闹钟一样,让他早点起床。

如何提高音量?他琢磨了半天,觉得可以把线圈由单股改成双股,这样就可以降低阻抗,加大电流量和磁场强度,音量应该能提高。

他试了试,还真成功了,声音确实比原来大大提高了,结果村里许多人都来找他,希望把家里小喇叭的声音也调大一些。

他仔细想了想,如果大家都这么做,必然造成沿线其他用户收听质量下降,这显然是损人利己的行为,于是,立即进行纠正,恢复原状。

一天下午,大队召开全体社员大会,贯彻落实县第七次“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

玉兰早早赶过来,给玉军带来几个要维修的小喇叭。有翠见玉兰穿着那件白色镶着蓝灰色碎花的“的确良”上衣时,心中不由自主地燃起一股怒火,绷着脸,指着玉兰篮子里的小喇叭:“你拿这些破玩意干什么?还嫌家里不够乱啊?”

玉兰陪着笑脸道:“村里有人知道玉军会修,送来了我也不好意思拒绝。”

“有本事自己修,别老给别人找麻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皖东人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