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章 魏国朝堂(2/2)
“天象示警,终究需靠人为扭转。若人为不力,再吉的天象也会逆转。如今秦国蒸蒸日上,岂能指望其不攻自破?
从古至今,从没有亘古不变的天象。臣恳请大王三思,这是我大魏消灭秦国的最后良机。”
魏惠王陷入长考,良久沉默。
在他看来,魏国独当一面的将帅稀缺,领兵作战还是要靠庞涓,但涉及国运大计,庞涓,不懂变通。
反观公子卬,不擅军事,在国运谋划上非常有“眼光。”
迁都大梁、筹措财赋,都是他的主张,每次依计而行,魏国总能兴旺。
在魏惠文王看来,人没有天命护佑,再好的谋划也难成。天命所归,纵然谋划有误,也能歪打正着。太子魏申天生福相,庞涓终究是福缘浅薄的。
“丞相以为,究竟该如何开战?” 魏惠王终于将目光转向公子卬。
公子卬顿时精神一振:“臣以为,太子高瞻远瞩,所提先统三晋乃是上上之策。”
他心中清楚,放弃自己攻打齐国的主张无关紧要,关键是不能让庞涓的策略取代太子的谋划。
即便庞涓的“中策” 也主张灭赵,他也必须强调:“先灭韩赵,是太子的主张,臣定当全力支持。”
魏惠王本倾向太子的主张,按例询问龙贾老将军的意见。
龙贾是和庞涓同一条心的,也力主攻打秦国,惠王心中不悦,依旧温言安抚了几句。
见父王仍有犹豫,太子魏申决定再添加一把火。
“父王,秦国有三大致命弱点,不足为惧。
其一,变法严苛急躁,民心不稳,财力匮乏。
其二,军制落后,车步骑混杂,战力孱弱。即便训练新军,二十年内也难与我抗衡。
其三,秦国缺乏统军名将,公子虔之流不过是车战旧将,不堪一击。
有此三点,我军荡平中原后再回师灭秦,定能迫其不战而降,远比现在牛刀杀鸡更稳妥。”
从未领兵的太子申竟能侃侃而谈,庞涓按捺不住,冷笑道:“太子切勿空谈兵事,秦人祖先靠牧马为生,训练骑兵的速度远超中原。
当年秦献公凭旧式骑兵,两次大败魏军,令我军无法越过华山、洛水。”
这几句话如利刃般噎得太子申哑口无言。公子卬岂肯错失良机,指着庞涓怒斥:“大将军莫不是又犯了恐秦症?身为大将,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难不成这是你师门的兵法?”
“丞相!” 魏惠王厉声呵斥,“大战当前,将相需如一人,岂容如此讲话!”
公子卬何等机灵,向庞涓深鞠一躬:“在下失言,还望大将军海涵。”
庞涓冷哼一声,并未理会。
魏惠王沉吟片刻,转向庞涓:“大将军,先灭赵,风险何在?”
庞涓是大魏王的杀手锏,有他在,魏国想打谁就打谁。
“赵、韩地处中原要冲,极易引来他国救援,我军恐陷入两面作战。” 庞涓脱口而出,“此外,还需提防秦军从河西背后突袭。”
“救援?哪国肯来救援?”太子申见父王有意采纳己见,顿时来了精神,“韩国?楚国?燕国?方才驿馆来报,楚国特使匆匆抵魏,显然是有求于我。
燕国被东胡纠缠得自顾不暇,韩国只会隔岸观火,谁会救赵?”
“太子别忘了,还有齐国。”龙贾插话。
“齐国?更不可能!” 公子卬大笑,“老将军有所不知:齐国非但不会救赵韩,反倒可能助我灭赵韩,以分一杯羹。
当年列国分秦,齐国置身事外;如今齐王正忙于整肃吏治,何苦为救赵国得罪我大魏?田因齐狡猾得很,岂会做亏本买卖?”
庞涓本欲反驳,终究咬牙忍住了。
太子申突然起身,声泪俱下:“父王!赵韩不灭,如何告慰魏氏列祖列宗?统一三晋,方能威震天下;若先灭秦国,不过是无声无息,徒让列国耻笑啊!”
魏惠王不耐烦地挥手,太子申悻悻坐下。
“大将军,军国大事终究要靠你谋划,无你与龙贾老将军这般名将统兵,一切空谈是虚妄。本王以为,秦国与齐国两面都需防备,方可放手中原大战,你意如何?”
“臣遵大王号令,” 庞涓心中稍缓,只能是这样子,沉声道,“纵使肝脑涂地,必报国家。”
“好!” 魏惠王慷慨激昂,“本王决意展开中原大战,完成大魏一统大业!即日起,大军兵分三路。西路由龙贾老将军率河西守军,秦军妄动,即刻痛击。
东路由太子申与公子卬率八万大军,抵御齐国援兵;中路二十万大军,由大将军统帅,半月后首扑赵国,务必一战灭赵!”
“谨遵吾王。”
不想错过《重生战国:开局扭转魏国国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