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0章 撤离大梁(2/2)
秦联军杀进来,魏国就真的完了。
秦国为什么对齐国这么有信心。
齐赵攻魏,秦国偷袭,这一连串的事,让杨成感觉一张针对魏国的大网,正在各国之间悄然织就。
深夜,秦军主帅大营里灯火通明。
卫鞅、景监、车英三人围在地图前,眉头紧锁。
帐门被寒风猛地掀开,一个探子快步进来:“报大良造,齐魏两军脱离接触,各自退兵了。”
卫鞅沉声下令:“继续探,务必查清齐军和魏军的准确位置和动向。”
探子退下,三人心事重重,勉强在帐中和衣睡下。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急促的脚步声就把他们惊醒了。
又一个探子冲进来:“禀大良造,魏军退到了溧阳,他们一路撤退,对沿途的山川险要查得极严,齐军根本没机会设伏。”
“这个公子璟,竟然谨慎到如此地步。”卫鞅皱紧了眉头,“孙膑会用什么法子对付他呢。”
车英忍不住道:“齐国该不会是反悔了吧,都退到边境了还不打,想让我们秦国跟魏国死磕。”
“绝不可能。”卫鞅断然否定,“齐威王有霸主雄心,孙膑更是兵法大家,他们秘密与我秦国结盟,绝不会白白让我秦国捡这么大便宜,孙膑必有后手。”
“可魏军一路退回溧阳,齐军连影子都没见着,这也是事实啊。”景监也忍不住对齐国的意图产生了怀疑。
卫鞅没说话,拿起地图盯着。
突然,他问了一个关键问题:“田忌的主力大军,现在究竟在哪里。”
景监和车英一愣。景监迟疑道:“他们一路向东撤,现在应该在临淄附近吧。”
卫鞅摇头:“不对,田忌的大军在溧阳以东,就消失了踪迹,我们只是以为他们向东撤了。”
车英随口接道:“不向东撤,难道还能向北或向南撤不成。”
这本是无心之言,像一道闪电劈中了卫鞅。
“我明白了,田忌大军根本没向东,他们在溧阳以东就隐匿了行踪,溧阳以东往南是楚国地盘,齐楚有仇,他们绝不会往南。所以他们一定是向北撤了。”
“向北。”景监和车英都懵了,“齐国这是要干嘛。”
卫鞅脸上露出恍然和佩服的笑容:“还能干嘛,自然是为了绕到魏军回撤路线的上游,在魏军渡江时,发动致命一击,半渡而击。”
“半渡而击。”景监和车英同时惊呼,再看地图,顿时明白了这计策的狠辣与精妙。
“高,实在是高,这计策天衣无缝,也只有孙膑这样的兵法大家才想得出来,幸亏魏惠王瞎了眼不用他,否则有孙膑在魏国,我秦国永无出头之日。”景监由衷赞叹。
卫鞅也感叹道:“魏惠王错过的,又何止一个孙膑啊。”
想到自己也曾被魏国弃用,景监和车英也不禁唏嘘。
“好了,”卫鞅压下感慨,“现在我们只需静待齐国的捷报,只要齐国胜了,消息传到大梁,守军必然崩溃。那时,就是我们破城之时。”
秦军大营一片安静,城上的魏军也严阵以待,双方竟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对峙。
“报。”探子的嘶喊声穿透营帐。
卫鞅精神一振,率先冲出帐外:“可是齐国捷报。”
探子滚鞍下马,气喘吁吁:“禀大良造,魏军在溧阳以西渡江,齐国果然在大江设伏,两军己经打起来了。”
卫鞅追问:“魏军半渡,齐国突然袭击,战果如何。”
探子摇头:“魏军趁清晨大雾渡江,渡江后防备极其森严。齐军人多,但魏军拼死抵抗,现在两边杀得难解难分,还没分出胜负。”
卫鞅一听,不忧反喜:“好,这公子璟果然够谨慎,但孙膑这半渡而击的杀招己成,魏军败局己定。
而且看这架势,就算齐国赢了,也得脱层皮,正好削弱齐国实力,对我秦国有利。”
卫鞅正打着如意算盘,另一个探子像一阵风似的冲进军营,带来的消息却像一盆冰水,把他浇了个透心凉。
“报,大良造,大事不好,齐魏激战正酣时,大江北面突然杀出一支精锐的魏军骑兵,齐军措手不及,己经战败了。”
“什么,这不可能。”卫鞅、景监、车英三人如遭雷击,脸色瞬间煞白,孙膑这堪称完美的计策,竟然被魏璟识破,反而将计就计打了齐军一个反埋伏。
卫鞅呆立良久,最终化作一声沉重的长叹:“唉,看来,是我们小看了这位公子璟。他不仅识破了孙膑的计策,更布下了后手反制,输得不冤。”
卫鞅到底是果断之人,收拾心情,厉声下令:“传令,全军即刻拔营,放弃攻城,火速回师河西,死守函谷关和离石要塞。”
景监和车英虽然满心不甘,拳头捏得咯咯响,但也知道这是唯一的选择。
如果等公子璟的大军挟大胜之威回援,后果不堪设想。
好在秦国拿下了离石要塞和函谷关这两处战略要地,总算没白忙活一场。
想到这点,两人胸中的憋闷稍稍平复了一些。
不想错过《重生战国:开局扭转魏国国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