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8章 以武止戈(1/2)
魏国在校武场的军演,极大震慑了诸侯国,让宵小之徒不敢对魏国轻举妄动。-墈?书^君/ !庚~新.最*快?
赵使回到赵国,不久送来百万石粮食,缓解了魏国维持庞大的常备军而导致的粮食紧张问题。
“魏王,今天洞香春来了不少士子,很热闹,不如去那里看看。”
说话的宫人叫陈全,新入宫的,魏璟看他挺聪明伶俐的,就留在身边。
“本王还有事情要忙,你下去。”魏璟还有很多奏折要批改,有点不耐烦道。
见魏璟发怒,不再说话,魏王叫他走,但他在身边服侍,不敢贸然离开,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
看陈全走不是,留不是,魏璟没批改奏折的心思,伸着拦腰道:“你去把王元喊来,陪我出去宫外一趟。”
陈全见魏璟不发怒,同意出宫,传唤起王元。
看着陈全离去,魏璟不由叹息。
他继位以来,没有一点懈怠,但魏国还是老样子。
魏国变强,肯定要效仿卫鞅新一轮的变法。
之所以是新一轮的,是因为李悝曾经在魏国变法,使得魏国国力大增,魏国成为战国初霸,他是要立大功的。
只可惜,李悝当初提及的改革内容,很多给取消,维持不下去。
魏璟在朝堂试过提及,可惜在朝堂一提,毫无意外遭受大臣反对,究其原因,触犯到利益了。
其实,魏璟也不是怕得罪,虽说这些大臣能力平平,但如果全部人闹翻了,魏国交给谁来治理,不能全部交给他一个人。′山.叶?屋? *首·发,
他知道卫鞅的变法内容,稍微修改一下,拿来即可。
可是变法要有强臣自上而下把内容给推行下去,否则的话,浮于表面。
能不能深刻执行,是否适合魏国国情,到了魏璟的下一任国君把变法能不能贯彻下去等。
这些都是要考虑到的问题。
魏璟现在太需要一个像卫鞅一样担当重任,实在不行,退而求次,至少帮他分担压力。
纵观魏国文臣,貌似没有一个能挑重梁的。
就在魏璟沉思的时候,陈全领着王元过来,几人换好便服,离开王宫。
洞香楼,魏国最大的雅室,最初是在魏国旧都城安邑,后来搬迁到大梁。
这里汇聚各国士人,百家学说和朝政都能在这里畅所欲言。
当然了,也不是什么人进来的,不是士人、百工名匠,还有富商和官吏,是进不了洞香春的。
洞香楼门外,挤满了文人士子,魏璟向旁边的一位士子询问,“兄台,今天的盛况很热烈,难道是有什么热闹事情?”
士子用奇怪的眼神白了魏璟一眼,“公子是初来乍到的吧!鲁国的有名儒士孟子,今天凑巧来魏国讲学,来这里观学的人山人海。”说完后,摇头走人。/求?书*帮_ ¨追?蕞?薪*彰-劫.
魏璟皱着眉头看向陈全:“这么大的事,怎么没人告诉本王?”
内侍陈全低下头,小声辩解道:“不是王上您亲口说的吗?说儒家那套学问都是害人的东西,跟现在这世道完全对不上路,绝不能让它在魏国传开的。”
魏璟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确实说过这话。
当时他是想到后世给儒家思想拖累,顺口就批判了一番。
而且,在如今这弱肉强食的战国乱世,用儒家治国也确实行不通,只有法家才是强国之道。
但这也不能成为大臣们不作为,不向他报告孟柯来魏国的理由啊。
孟柯是当今响当当的大人物,他来访魏国,必然会引起轰动。
作为一国之君,居然不知道这种震动列国的大事,真是岂有此理。
魏璟狠狠瞪了陈全一眼,心想这人平时挺机灵的,今天怎么犯起糊涂来了。
被魏璟这么一瞪,陈全心里更委屈了。
王上明明表示过不喜欢儒家,他作为王上的贴心内侍,怎么会故意拿这种事去烦王上呢。
要不是看王上每天操劳国事太辛苦,想让他出来散散心,加上王上一首苦于找不到可用的人才,他才不会动这个心思,想着让王上到洞香春碰碰运气,看能不能发掘一两个能人,替王上分担点压力。
虽然委屈,陈全还是没忘了自己的本分,赶紧上前带路,踮着脚费力地挤开人群,给魏璟找了个视野好的位置。
孟子开始讲学,侍立旁边的是高足弟子公孙丑和万章。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一个国家要昌盛,就要为民,治民以仁德之心,教化百姓,百姓富裕,国家才会强大。百姓有仁爱,国家就不动乱,国家稳定,要以德治国。一个国家百姓都有仁爱之心,这个国家迟早称王天下。”
“因此,周朝取代殷商,商带甲十万,周不过三万,但周占据仁德,才击败商。”
“故一国欲天下至强,必以仁心牧民,使民皆知仁爱,国祚必安且久矣!”
孟子讲的那一套还是仁爱,讲得有理有据。
魏璟观察孟子的身高,在一米七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战国:开局扭转魏国国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