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0章 第九期视频后续:古人反应(三国专场)(4/5)
还算个啥?跟那些只会出死力气的苦哈哈有啥两样?天幕说宋朝工商盛,那是人家工匠有活路!不是官府把啥都攥在手心里!”
阿壮看看师傅那涨红的脸,又瞅瞅炉火里那块慢慢变暗、没了光亮的铁胚,支吾着:
“可……可是师傅,我听说工巧院那边,是军师大人亲自管的,说要厚待巧匠,给名号,给田宅……而且,能跟其他行家一块儿琢磨,说不定……真能打出更好的刀来?就像您老念叨的,想复原那‘古法精铁’……”
陈铁匠一听,眼神儿复杂地闪了几下。对更高手艺的念想,是每个匠人骨子里的瘾头。他闷了半晌,最后只是烦躁地一摆手:
“滚滚滚!拉你的风箱去!少想那些没影儿的事!先把老子教你的‘冷热锻’练熟了再说!离了老子的眼,你连把菜刀都打不利索!”
他重新抡起大锤,狠狠砸向铁胚,火星子“噼啪”乱溅,像是要把心里那点犹豫和痒痒劲儿,全都砸进这块滚烫的铁里。铺子里只剩下单调又沉重的锤打声,和阿壮低低的喘气声。
三国,邺城,魏公府
铜雀台高阁上,曹操扶着栏杆远望,邺城的灯火在脚底下铺开,可这亮光,愣是照不散他眉头拧着的疙瘩。
天幕那个《文明的基因》里说,“五胡乱华”的根子,就是两百年来把胡人一股脑往里迁!这话像根冰锥子,首首捅进他心窝里。
案头上摊着刚修订好的《徙民令》草案,墨还没干透呢,修订这令的,是谋士董昭。
“公仁(董昭),”曹操的声音带着点疲惫,可那股子锐利劲儿一点没减,“新令发下去,底下都咋说的?”
他问的是那份严令:把边关的匈奴、乌桓这些胡人,往南迁可以,但只能搁在黄河北边儿,还得打散了去屯田,绝对不许扎堆儿聚在关中、洛阳这些心窝子地方。
董昭赶紧躬身,脸色沉沉的:
“魏公明鉴,新令己经快马送去并州、幽州了。边关大将像张辽、牵招他们,都说这令切中要害,能防患于未然。不过嘛……”
他话锋一转,透着为难,“有些己经迁进来的部落头人,牢骚不小,尤其是安置在河东、河内那片的匈奴人。说他们部众都学着种地了,冷不丁又要往北搬、还要拆散了,日子怕是要过不下去,担心会闹乱子。
再说了,把人打散了屯田,管起来也费劲,种地的收成,恐怕比不上聚在一块儿干的时候。”
曹操“哼”地一声冷笑,眼里的光跟刀子似的:
“牢骚?哼!天幕都敲响警钟了,难道是说着玩的?两百年的祸根,就坏在让他们聚在一起,眼睁睁看着他们坐大!
日子难过?比将来山河破碎、咱们汉家儿女人头落地还难过?!收成低点,总好过养着毒疮,到时候溃烂全身!”
他手指头重重敲在栏杆上,梆梆响,像要把那“崩解”的未来敲个粉碎。天幕说的“地理齿轮”和“控制力”的警告,让他半点儿都不敢松劲儿。
“至于那个‘格物曹’……”曹操转过身,走到阁楼里一架正在调试的改良霹雳车旁边。
匠人头目正吆喝着人装一组用滑轮改的牵引家伙。
“太慢了!”
他盯着那些复杂的绳子和木头轮子,天幕里希腊化埃及那些精巧机械的画面又浮现在眼前,
“我要的是能砸塌合肥城墙、压得孙权水军抬不起头来的真家伙!不是这些摆着看的玩意儿!去告诉格物曹那帮人,一个月!要是这玩意儿上了阵,射程还添不了三成,让他们提着脑袋来见我!”
剧烈的头痛猛地袭来,毫无预兆,他一把扶住额头,眼前仿佛又闪过天幕里那崩塌的天平和逃荒的饥民,晃得他心头发紧。
台阶下面,几个出身颍川、河北的士族官员偷偷交换着眼色。
天幕提的那个“科举制”虽然不清楚具体情况,可“打破门阀”这西个字,像针一样扎得他们浑身不自在。
其中一个胆子大的,站出来说:
“魏公啊,那天幕妖言惑众,说什么‘嫁接’,分明是想祸乱咱们华夏衣冠的正统!
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察举和评议制度,那是朝廷选拔贤才的大典,维护着士林的清誉,正该大力推行,这才是固本培元,彰显‘中原衣冠,不容胡风混杂’的正道啊!
请魏公速速颁行天下,以正视听!”
他们急着想巩固自家的地位,恨不得把天幕的威胁变成推行举荐制的东风。
曹操强压着脑袋里针扎似的疼,不耐烦地挥挥手,没接这话茬。
天幕揭示的文明“韧性”和“根脉”,让他对光指着门阀那套挑人的法子也起了疑心,可眼下,稳住内部、压服外敌才是顶顶要紧的。
他离不开这些士族的支持,更缺不了他们手里的力量。
三国,南阳至新野道上
寒风凛冽,一支衣衫褴褛却眼神执着的队伍,在泥泞的官道上艰难前行。他们大多来自兖州、豫州饱受战乱和饥荒的地区。
“王老叔,俺们...真能到那荆州?刘皇叔...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古人看天幕:UP主直播世界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