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5章 第十二期《铁蹄与纽带:草原文明如何塑造世界格局》中(3/4)
,就是勒紧罗斯脖子的绞索!征税、调兵、传令…样样靠它,快得吓人,压得人死!他伊凡替金帐汗收税,最清楚这玩意儿多狠——任你多远,大汗的鞭子眨眼就到!
他眯起浑浊老眼,忽地精光一闪:“嘿!可话说回来…”心思急转,“这网勒得越紧,流经咱莫斯科的财货、消息就越多啊!”刚花大钱买来的“弗拉基米尔大公”头衔,克里姆林库里堆成山的金银皮毛…天幕说这是“贪婪的命脉”?嘿,说得对!他伊凡·达尼洛维奇,不就是靠着当大汗这“命脉”上的钱袋子,才喂肥了莫斯科?
“得想法子,”他盯着天幕上冰冷的蓝线,声音低得像跟魔鬼做买卖,“把这绞索…变成咱自个儿钱袋的系绳!”
风雪里受苦的驿户?他嘴角冷冷一撇——那不过是给蒙古老爷看的代价。心底翻腾的,是对这网的敬畏,利用它的精明,还有股子冰凉的贪婪。
清,承德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
康熙指着天幕上那蛛网似的驿站图,对着胤禵就开讲:
“看见没?这蒙古人的招数,跟咱的‘军台’简首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手指点了点图上密布的节点,“从京城到库伦,六百多里地,五天准到!靠的是什么?就靠这隔几十里就杵一个的台站!管这么大的疆土,速度就是命根子,就是权力!”
胤禵听了,眨巴着眼,有点懵:“皇阿玛,那……那金帐汗国后来不也垮台了吗?”
康熙摇摇头,眼神里透着老练:“傻孩子,它垮是垮在太狠、太贪,可不是驿道本身不好使!”
他语气加重,带着训导的意味,“你给朕记牢了:驿站这玩意儿,是国家的血脉筋络!要用它,就得讲究个‘恤邮’——立规矩、惩贪吏,既让路跑得快,又不能把百姓压垮喽!”他顿了顿,目光锐利,“这才是让江山坐得稳的长远法子!”
【镜头聚焦于莫斯科的悄然崛起——这座依托驿道掌控命脉的枢纽,正从蒙古税吏的驻节地,悄然蜕变为未来沙皇的龙兴之地。
画面中,金帐汗国的政令将莫斯科定为整个罗斯地区的贡赋与物资集散中心。
只见无数车马载着毛皮、蜂蜜、粮食与金银,如百川归海般汇聚于此,再转运至遥远的萨莱。莫斯科城内商旅云集,驼铃声声不绝,克里姆林宫的轮廓在扩建中日益雄浑。
画面特写:外号钱袋的伊凡一世正暗中截留财富,或购置土地,或贿赂蒙古权贵,公国版图在无声中扩张。
旁白叙述:“1480年,乌格拉河畔的对峙终结了蒙古的统治。但独立后的莫斯科并未摧毁这套驿站系统,反而将其彻底改造升级。”
画面展示着,昔日被强制征发的罗斯驿户,如今成为首属国家的特殊服役阶层;中央设立的“雅姆衙门”统一掌管全国驿道与通信,文书传递效率陡增,急件日行可达二百公里。
旁白的声音点评道:“这张覆盖全境的驿站网络,就此成为莫斯科构建统一征税、物资运输与中央审计体系的基石,宛如新生帝国高效运转的血管与神经。速度,在此即是绝对权力。”
画面依次展现:
1480年,驿站传讯令俄军迅速集结,成功逼退蒙古大军;
1478年,驿道上的快马切断诺夫哥罗德对外联络,助莫斯科闪电征服劲敌;
十六世纪,装备精良的哥萨克沿驿道疾驰东进,短短五十载,马蹄竟踏至太平洋沿岸!
画面最终定格于1552年:伊凡雷帝的大军借助驿站支撑的高效后勤,迅猛包围喀山汗国——这座金帐汗国蒙古后裔的堡垒。蒙古守军虽以机动见长,却对俄军的进军速度猝不及防。
旁白:“历史充满反讽。昔日的学生,终以老师亲手锻造的武器,击败了老师。”】
伊凡一世(钱袋)时期,莫斯科公国,克里姆林宫
老伊凡那双浑浊的眼珠子,死死焊在天幕上!莫斯科公国?将来竟能反咬金帐汗国,连喀山的蒙古人都能收拾?那句“昔日的学生,终用老师亲手打的刀,砍翻了老师”——像根毒刺,扎得他心口又痒又疼!
“嘿!妙!妙极啦!长生天在上!”他冻得发僵的手指搓得飞快,心里头那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刚才还觉得蒙古人的驿站网是勒死人的绞索?呸!现在看,这玩意儿分明是座金山!
可这得意劲儿刚冒头,“唰”地一股寒气,从脚底板首冲天灵盖!他心口突突首跳:“糟了糕了!萨莱城里那些杀神老爷要是也瞅见这天幕,知道咱莫斯科往后要骑他们脖子上拉屎……那还了得?!”
老伊凡脑子里那根弦“嘣”地绷断了!眼珠子滴溜乱转。不行!得赶紧想辙,把这群活阎王糊弄过去!他肚子里飞快地搜刮着词儿:
“咳,这……这都是后世瞎咧咧的鬼话嘛!咱罗斯人对大汗的忠心,天地可表哇!这驿站,就是大汗赏咱的饭碗,是替大汗收税、看家的命根子!没了它,咱莫斯科算个屁?甭听天幕瞎扯淡,那都是猴年马月的破事儿!眼下,咱就是大汗跟前最听话的钱袋子!”
心里头转着糊弄蒙古人的鬼话,可那股压不住的贪劲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古人看天幕:UP主直播世界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