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章 过年(番外篇)(2/2)
不住的期待,我知道,这人间烟火,终是慢慢渗进了我们的生活。
年廿二,我特意起早,去后山砍了最青的松枝。积雪压断了不少枝桠,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松针上的雪扑簌簌落进衣领,却不觉得冷。抱着松枝回小院时,古灵娜正对着窗台上的冰棱发呆,阳光斜斜照进来,给她镀了层金边,我忽觉,这平凡的日常,竟是世间最珍贵的景。
“灵娜,松枝采回来了。”我轻声说,她回头笑,眸子里亮闪闪的,像盛了星子。我们一起整理松枝,她的指尖偶尔碰到我的,带着温软的触感,让我想起初遇时,她在雪地里递来的暖手炉,也是这般,把寒意都融成了春。
下山赶集那日,集市像被施了魔法,红彤彤的一片。古灵娜攥着我的衣袖,在人群里穿梭,她看春联时专注的神情,试戴绒花时娇俏的笑,都让我心里涨满了欢喜。那副“瑞雪兆丰年,祥云绕华堂”的春联,我一眼就相中,就像相中她在我生命里的位置,妥帖又珍贵。
回途遇着的小丫头,塞来的糖还在我怀里,甜香隐隐约约。古灵娜说那糖真甜,我笑,说不及她眼里的光甜。这些人间的善意,像雪地里的炭火,一点点把我们的心烘得温热,让我明白,守护的不仅是秘境,更是这烟火人间里,人们最本真的美好。
年三十,天未亮我便醒了,守岁的念头在心里打转,想着与古灵娜一起迎接新岁。她被我唤起时,睡眼惺忪的模样,让我想起当年在冰原上,她强撑着困意陪我赶路的情形,那时是责任,如今是满心的眷恋。
我们清扫屋舍,贴春联挂灯笼,她做的梅花糕端上桌,香气漫溢,把年的氛围烘得愈发浓。晌午乡亲们涌来的时候,我和古灵娜都愣住了,可转瞬,惊喜便漫上心头。他们带着年货,带着热乎的笑,把小院填得满满当当,那一刻,我懂了古灵娜说的“年的滋味”,是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牵挂。
我给乡亲们添茶,听他们讲收成、讲期盼,看着古灵娜被老阿婆拉着手念叨,心里暖得发胀。原来我们守护的,早己不是冷冰冰的秘境,而是这一群可亲可敬的人,是他们让守护有了温度,让年有了意义。
年夜饭时,酒杯相碰,我望着众人,说出心里的话。那一刻,我看见古灵娜眼中的光,看见乡亲们脸上的笑,知道这年,这相聚,是岁月给我们最好的馈赠。夜里烟火盛放,我和古灵娜站在院角,她靠在我肩头,我握住她的手,这人间烟火,这身边之人,是我穷尽一生也要守护的珍贵。
守岁后,给古灵娜的荷包,装着初春的梅花瓣,那是我们一起走过的时光。她回赠的锦帕,松枝绣得细致,就像我们的情谊,经得起岁月打磨。躺在床上,听着她的呼吸,我想,年是新的开始,是团圆,是相守,往后的每一年,只要有她,有这烟火人间,便是最圆满的归宿。
全体人民视角
年关到了,咱老百姓心里头都热乎着。这一年风调雨顺,收成不错,眼瞅着要过年,街头巷尾都闹腾起来。听说古灵娜和霍雨灵守着那片地界,咱心里头记挂着他们,往年他们总是冷冷清清,今年说啥也得把年的热闹捎过去。
老李家的大妹子,绣了个红荷包,说要给古姑娘添个彩;张老汉宰了养了一年的肥猪,切了块最好的腊肉;王婶子酿的米酒,香得能把整条街熏醉,都一股脑儿往他们小院送。咱老百姓知道,他们守着咱的平安,这年啊,就得大伙一块过才热闹。
集市上,春联摊的老汉挥毫,写的都是喜庆话,有人特意多买一幅,说给古灵娜他们送去。孩子们追着糖葫芦跑,嘴里念叨着要给大哥哥大姐姐吃糖,那股子欢实劲儿,把寒冬都暖化了。
年三十那天,咱一群人涌进他们小院,好家伙,古姑娘和霍公子眼睛瞪得溜圆,接着就笑开了花。咱把年货摆开,灶台生火,火塘添炭,小娃娃们满院跑,大人们唠嗑,说今年的麦子多饱满,说后山的果子多甜,古姑娘和霍公子听得认真,眼里头也闪着光,咱就知道,这年味儿,传达到心坎里去了。
年夜饭端上桌,鱼肉菜蔬摆得满满当当,都是咱地里长的、圈里养的,透着股子实在的香。霍公子端酒杯说话,咱轰然应和,酒杯碰得叮当响,这响声里,有感谢,有祝福,有咱老百姓对日子的热乎劲儿。
夜里放烟花,咱挤在院外头,看烟火把天照亮,古姑娘和霍公子站在院角,挨着肩,那模样,就像咱自家孩子。咱心里头明白,他们守护咱,咱也把他们当家人,这年啊,就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
守岁守到后半夜,咱慢慢散去,心里头还念叨着,明年接着一块过。回到家,躺在热被窝里,想着古灵娜和霍雨灵的笑,想着满院的热闹,咱知道,这年过得踏实,过得暖,因为咱老百姓的心,和守护咱的人,紧紧贴在一块儿,往后的日子,也定能红红火火,岁岁平安!
不想错过《变身大黑塔,国运之战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