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35章 背后的交易(2/2)
最初几天,媒体的头版充斥着对大夏帝国的道德和法理批判。但当西大陆列强们“光说不练”的软弱姿态暴露无遗后,舆论的风向开始转变。人们意识到,无论你是否喜欢,一个无法被现有秩序束缚的新巨头,己经登上了世界舞台。
于是,媒体的关注点,从“大夏帝国做错了什么”,转向了“大夏帝国凭什么能这么做”。
世界各大军事杂志和战略研究机构,开始疯狂地搜集关于“大白舰队”的一切信息。
《英吉海军年鉴》破天荒地用整整一个特刊,来分析“龙威”级超级战列舰。他们从模糊的侦察照片中,估算其装甲厚度、炮塔转速、测距仪大小,甚至通过其航行时产生的尾流,来推测其推进系统的功率。文章的结论充满了忧虑:“‘龙威’级在设计理念上,己经超越了我们现役的任何一艘战列舰。它完美地结合了德普士帝国的重装甲、高航速与英吉式的强大火力,是一种近乎完美的杀戮机器。”
《联邦战略评论》则刊登了一篇名为《大夏舰队的作战条令分析》的文章。文章指出,大夏舰队在转向和进入战备状态时所展现出的高效与协同,证明了其训练水平和指挥体系己经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准。文章警告说:“我们不能再用过去的眼光看待这支海军。它不再是一支老旧的近海防御力量,而是一支具备远洋决战能力的、高度现代化的进攻性舰队。”
一时间,探讨大夏舰队实力的文章、图表、纪录片,充斥着全球的媒体。舰队的每一艘战舰的吨位、火炮口径、航速都被制成数据卡,反复对比分析。邓世章、李章、凌霄等人,也从默默无闻的东方将领,一跃成为与西大陆海军名将们相提并论的焦点人物。
全球的目光,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审视,而变成了平视,甚至是带着一丝畏惧的仰视。这场由大夏帝国一手主导的全球危机,最终以西大陆的集体退缩而告终。它不仅为帝国夺取菲力群岛铺平了道路,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场不流血的全球外交与舆论战,彻底重塑了世界对大夏帝国的认知。
谴责声依旧存在,但己经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因为所有人都明白,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通行证,从来都不是道德文章,而是实力。而大夏帝国,己经用它的舰队,向全世界展示了这张通行证的厚度与分量。
不想错过《朕的帝国,朕说了算》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