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12、周瓦做买卖(2/3)
露水,“咱们也赶紧收拾收拾,等他们送齐了咱就往城里去,赶早不赶晚的。还有,我得带个水罐子,往这上头掸点水省得它蔫了。”
林远涛看他干劲儿十足,也不好拦他,看周瓦脚不沾地的收拾要带的东西,林远涛趁着这功夫进后厨煮了几个鸡蛋,等会儿留着路上垫肚子。
待得艾蒿送齐了,周瓦编好的篮子也放到了车上,还有已经处理好的细树枝,装好了水的罐子,林远涛把一包煮好的鸡蛋放到周瓦怀里,就赶起车上路了。
村里人都起得早,不断有人和周瓦打着招呼,好些人都要看周瓦卖艾蒿的情况,要是好卖,估计明天就会有人跟他们一起出门了。周瓦都笑眯眯的答应着,反正县城那么大,卖艾蒿的肯定不止他一家,谁卖不是卖,有好处当然留给自己村里人更好。
走出了村口,上了大道,林远涛笑话周瓦:“从来也没见你人缘这么好过,人人特意从院子里出来跟你打招呼,这面子也忒大了。”
“你干啥煮这些鸡蛋塞我怀里?”周瓦没答他的话,反而先把鸡蛋从怀里淘出来:“也没用凉水激一下,烫死我了!”
“呸!一大早的别说晦气话!”林远涛说,“早上出门急,煮熟了我就搁凉水冲了下,就给你包起来了。你怎么还搁怀里揣一路呢?你赶紧垫垫肚子,到了城里我再给你买吃的去。”周瓦力气大也不是白大的,饭量也大,林远涛知道这几个鸡蛋未必够,但是煮多了周瓦又该心疼了。
“一文钱还没挣回来呢,就先搭上好几个鸡蛋,我怕人看见笑话我。”周瓦低头扒着鸡蛋,“咱家这是没有老人,要不这么个吃鸡蛋法,非得让老人指着鼻子骂馋货。就是那个李巧,那么会撒泼,进门的时候也不敢这么吃呢。”说完,先把个扒的白白净净的鸡蛋送到林远涛嘴边上。
林远涛嘿嘿笑了两声,一口咬上,真香:“别老合计那么多,家里有就吃呗。咱家又不指望拿鸡蛋换钱。别干给我,你也吃,我在家都垫了两个了。”周瓦这才自己吃。
林远涛看周瓦吃得香,就和他说:“咱家就是在县城里也过得,现在咱住村里,把县里房子租出去,已经是省了不少。日子就能过得宽裕些。再说,家里有钱没钱的,也不再省上,还是得看能不能寻摸出挣钱的道道来。你就是再能吃,我也能养活的起,我就爱看你想吃啥吃啥,想穿啥穿啥,想干啥就掏钱拍板钉钉的痛快样!要不然我心里头憋屈。”
饶是周瓦这些天和林远涛在一起,脸皮已经厚了不少,听了这话还是脸红:“这已经是好日子了,还得要啥样?你这人也怪,自个儿也不是没能耐的人,还乐意自家屋里的瞎折腾。”周瓦心里,能挺得起来汉子都是乐意自家屋里的听话就行,汉子说啥就是啥。也就是没有能耐的,得靠屋里的支撑家里的,才能轮到屋里的哥儿说话呢。就这样,遇事还是得汉子出头,哪怕就是说两句话。
“咱俩这是啥锅配啥盖,要不然你这么能干的就能轮到我了?天生的两口子!”林远涛一想起说亲的顺溜劲儿就忍不住得意。
一路上说说笑笑的,时间过得飞快。进了县城,时候也还早,有些铺子刚刚开门而已。
林远涛赶车把周瓦送到市集上,花了五个钱就有了一块地方。帮着周瓦把东西都搬下来放好,林远涛就去相熟的铺子把马车存了,顺便给牲口饮水喂食。忙完了这些,又到摊子上要了两碗豆腐脑,一套煎饼,这才拿着去找周瓦。
大清早的,市集上人还不多。周瓦把自己编好的篮子里装上艾蒿,摆得整整齐齐。新鲜的艾蒿顶着露珠,分外的精神,还散发出一股特有的清香味,看着很招人。周瓦坐在摊子后头,手里专注的接着编着篮子,初升阳光下的认真的侧影,看在林远涛眼里说不出的好看。
傻愣愣的看了一会儿,林远涛才大步走过去:“先别忙了,填填肚子再说。一会儿人多了,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说着,从借来的篮子里拿出豆腐脑和煎饼,“趁热吃,我给你加了香菜和辣油。”
周瓦口里少不得埋怨两句又花钱,可是心里是暖和和的。
“瞧一瞧看一看啦,新鲜的艾蒿还带着露水啊,一篮子一个钱。做菜打汤插房檐啊,过节了尝个新鲜!”林远涛帮着周瓦吆喝,周瓦忙着编着篮子,往里头装艾蒿。果然如林远涛所说,太阳升高了一点儿,市集上人多起来。有小门小户的哥儿出来买菜的,大户人家出来采买的,过日子节俭的阿嬷出来置办过节事物的林远涛总是有办法和人家搭上话。
“您瞧,这篮子装着艾草,瞧着多精致体面,就是串个门子也拿得出手,只要一个钱。”
“再便宜点儿的?有,反正自家吃不是?给您拿这个不带篮子的,足足多一半,怎么样?”
“这个时节吃艾蒿正是时候,难得的滋补。艾蒿鸡蛋、艾蒿团子,做个汤,包个馅儿,干什么不成啊?什么?家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北乡记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