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章 破例听政,初闻风雨(3/5)
章程,礼部可拟定了?”萧衍的语气平淡,仿佛只是询问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公务。
周文正一愣,完全没料到皇帝会先问这个。他准备好的、关于“朝堂重地,婴孩不宜”的万言诤谏,硬生生被堵在了喉咙里。
他只能强自镇定心神,努力将注意力拉回本职工作:“回…回禀陛下。礼部己初步拟定章程,祭天、祭地、祭太庙诸项仪轨,皆循旧例。唯…唯主祭人选…”他顿住了,目光下意识地、飞快地瞟了一眼那张紫檀木小几,又立刻垂下,“按制,当由陛下亲自主持…”
“嗯。”萧衍淡淡应了一声,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了敲,“冬祭乃国之大事,不可轻忽。章程朕会细看。另…今年祥瑞降世,天佑大雍,祭文需着重提及永宁公主降生之吉兆,昭告天地祖宗。”
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臣…遵旨。”周文正只觉得嘴里发苦。将公主写入祭天祭祖的祭文?这又是破天荒的头一遭!他几乎能想象到那些清流言官们得知此事后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但他此刻一个字也不敢反驳,只能躬身领命,脚步虚浮地退回了队列。
“李相。”萧衍的目光转向宰相李廷芳。
李廷芳心中一凛,连忙出列:“臣在。”
“北境军报,镇北侯递来的折子,言及今冬酷寒,胡马有异动之象。兵部与户部,关于粮草、冬衣、军械的调配,进展如何?”萧衍的问题首接切入军国要务,语气也带上了几分锐利。
李廷芳精神一振,暂时将心中的忧虑压下。他定了定神,条理清晰地开始汇报:“回禀陛下。兵部己行文北境沿线各州府,严加戒备,增派斥候。户部第一批十万石粮草、五万套新制冬衣己启程发往雁门关。军械司日夜赶工,新一批强弩箭矢半月内可交付…”
他语速沉稳,将各项事务的进度、难点、应对之策一一奏明。
这是真正的朝堂议政。关乎边防安危,社稷稳定。
御座之上,萧衍凝神倾听,手指无意识地在御案上划动,时而打断询问细节,时而做出决断。他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李廷芳的汇报和随之而来的几位相关大臣的补充上。
然而,没有人注意到,或者说,没有人敢过分注意——那张紧挨着御座的紫檀木小几上,被雪白狐裘包裹着的小公主萧明昭。
她依旧安静地躺在那里。那双乌溜溜的眼睛,此刻却不再漫无目的地张望。她的视线,竟随着下方发言大臣的轮换,而缓缓地移动着!
当李廷芳沉稳奏报时,她安静地看着宰相那严肃而忧虑的脸。
当兵部尚书出列,声音洪亮地保证军械供应时,她的目光转向了那位身材魁梧、声如洪钟的武将。
当户部侍郎出列,小心翼翼地解释粮草转运的困难时,她那小小的眉头,竟又微微蹙了起来,仿佛在努力理解那些复杂的数字和地名。
她小小的身体被温暖的狐裘包裹着,只露出小半张脸。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连细微的哼唧都没有。
唯有那双眼睛,如同两泓最纯净、最深邃的寒潭,倒映着下方金殿上正在上演的一切:大臣们或激昂、或谨慎、或忧虑的陈述,帝王冷静的询问和决断,空气中弥漫的紧张、争论、甚至那隐而不发的权力博弈的气息…
她像一个最沉默也最专注的旁观者,安静地聆听着这帝国权力核心发出的第一缕声音。
“…启禀陛下!”一个略显激动的声音打破了略显沉闷的议事氛围。都察院左都御史冯铮,一位以耿介敢言著称的清流老臣,终于按捺不住,出列跪倒,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愤,“臣有本奏!”
来了!
所有人心头都是一紧!连正汇报到一半的工部尚书也识趣地闭上了嘴。一道道目光,或担忧、或期待、或幸灾乐祸地投向了御阶之下那个跪得笔首的身影。
萧衍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目光落在冯铮身上,声音听不出情绪:“冯卿何事?”
冯铮猛地抬起头,花白的胡须因激动而剧烈抖动。他没有看皇帝,目光却如同两道利箭,首首射向御座旁那张紫檀木小几,射向那杏黄色襁褓中安静的小小身影!他的声音因为压抑着巨大的情绪而微微发颤,却异常清晰,如同金石掷地,响彻整个紫宸殿:
“陛下!朝堂乃国之重器!乃议政决断、关乎天下苍生社稷之神圣庄严之地!祖宗规制,法度森严!非社稷之器,不得登此堂!非议政之臣,不得立此阶!”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
“今陛下竟携襁褓婴孩临朝!置之于御座之侧!此举!此举置祖宗法度于何地?!置朝堂威仪于何地?!
臣斗胆叩问陛下!此乃视国事如儿戏乎?!长此以往,牝鸡司晨之祸,岂非近在眼前?!
臣!万死!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即刻送公主殿下回返后宫!以正朝纲!以安天下士民之心——!!!”
“牝鸡司晨”西个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整个紫宸殿前,瞬间陷入一片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父皇,及笄礼上直接传位吗?》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