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章 启蒙之始,如饥似渴(1/4)
帝京的宫墙,被一场无形的风暴短暂地撕开了一道口子。1\3·1?t`x~t?.^c+o!m¢赵婉容的凄厉哭喊和静思苑沉重的门栓落锁声,如同冰锥刺穿了闷热的蝉鸣,将一种凛冽的寒意强行灌入每一个后宫妃嫔的心底。酷暑依旧,蝉声嘶哑,但那份沉甸甸的燥热里,却掺杂了挥之不去的惊悸与死寂。凤仪宫的门庭,更是如同被无形的结界笼罩,肃穆得令人屏息,连穿行其间的宫人,脚步都放得轻如鸿毛,眼神里只剩下小心翼翼的敬畏。
然而,风暴的中心,凤仪宫深处专属于永宁公主的暖阁,却在这片肃杀与酷热的夹缝中,悄然开辟出一方截然不同的天地。仿佛外界的惊涛骇浪与炽烈骄阳,都被那厚重的宫墙与无声的威仪隔绝,只余下一片清凉、宁静,以及一种蓄势待发的、名为“求知”的微光。
暖阁内,地龙沉寂,几盆巨大的冰鉴如同沉默的卫士,持续散发着丝丝缕缕的白色寒气,将暑气牢牢挡在窗外。空气里浮动着清冽的松针香,混合着新墨特有的、略带苦涩的芬芳,沁人心脾。日光透过半开的雕花长窗,被窗棂切割成细碎的金斑,跳跃在光洁的金砖地面上,也跳跃在暖阁中央那张宽大、崭新的紫檀木书案之上。
这张书案,比御书房那张象征着无上权力的蟠龙御案小了许多,却同样用料考究,打磨得温润生光。案头陈设,己非往日的布偶玩具。一尊小巧玲珑的青玉笔山,稳稳压着几支特制的、笔杆细润适合小手抓握的紫毫小楷。一方雕着瑞兽纹饰的端砚,墨池中是新研的、乌黑发亮的墨汁。几册用厚实桑皮纸精心装订、散发着淡淡草木清香的启蒙图册,整齐地码放在案角。书案一角,还静静立着一个半尺高的、用黄铜精心打造的日晷模型,晷针在日光下拉出清晰的影子。
书案后,一张同样用紫檀打造、铺着柔软冰丝软垫的宽大圈椅中,端坐着一个小小的身影。
快满两岁半的萧明昭,穿着一身清爽的月白色细棉纱小衫,同色系的软绸小裤。浓密乌黑的头发被锦书用细细的银丝带一丝不苟地挽成两个小巧的鬏鬏,垂在耳边,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和那对依旧引人注目的、黑曜石般清亮的眼眸。她小小的脊背挺得笔首,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并拢的膝盖上,小脸上一片沉静,带着一种近乎肃穆的专注,静静地等待着。
她的目光,没有好奇地西处张望,而是牢牢地锁定在暖阁门口的方向,仿佛在等待着某种神圣时刻的降临。那眼神里,没有孩童惯有的不耐或躁动,只有一种纯粹的、近乎虔诚的期待。暖阁内落针可闻,唯有冰鉴中冰块融化的细微“滴答”声,如同时光的秒针,在寂静中清晰地走动。
珠帘轻响,带进一丝微凉的气息。
三道身影,在严嬷嬷的引领下,缓步踏入暖阁。
为首者,须发皆白,面容清癯,一身洗得发白却浆洗得一丝不苟的青色儒衫。他步履从容,目光平和深邃,如同蕴藏着万卷书海的智慧与千载岁月的沉淀。正是帝师沈墨书。他手中捧着一卷用蓝布包裹的书册,目光落在书案后那个端坐如钟的小小身影上时,眼中掠过一丝温和的赞许。
紧随其后者,身形魁梧如半截铁塔,即使刻意收敛,依旧带着一股沙场磨砺出的铁血之气。靛蓝色粗布劲装,面容刚硬如刀劈斧凿,虬髯戟张,虎目开阖间精光内蕴。正是“铁壁将军”卫峥。他空着双手,目光如电,扫过暖阁陈设,最终也落在萧明昭身上,带着审视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最后一人,身形瘦削,穿着半新不旧、袖口还沾着些许木屑和不明油渍的靛蓝布袍,头发随意用一根乌木簪挽着,几缕碎发散落额前。他眼神明亮灵动,带着一种孩童般的好奇,却又在触及书案上那方端砚和铜制日晷模型时,瞬间爆发出一种近乎狂热的专注光芒,手指无意识地捻动着。正是“千机手”墨翟。^b-i!x′i+a.6*6!6-.¨c,o+m!
三位气质迥异、气场强大的帝师同时出现,暖阁内的空气似乎都凝重了几分。
“老臣沈墨书,”
“末将卫峥,”
“草民墨翟,”
“参见永宁公主殿下。”三人齐声,对着书案后的小小身影,躬身行礼。姿态恭敬,带着对天家血脉的礼数,更带着对眼前这位“天命之女”未来道路的郑重。
萧明昭并未像寻常孩童般被这阵仗吓到或不知所措。她依旧端坐着,小小的身体纹丝不动。那双清亮的黑眸,如同最纯净的镜面,清晰地映照出三位帝师的身影。她的目光在三人脸上缓缓移动,带着一丝好奇,一丝探究,最终,那沉静的小脸上,竟缓缓绽放出一个极淡、却无比清晰的、带着纯然喜悦的笑容!
她似乎认出了他们!认出了那日在偏殿为她展示《岁时记》的温和长者,认出了那个拿出奇怪木疙瘩又修好了它的古怪叔叔(虽然当时吓哭了她),也认出了那位气势迫人、让她本能感到一丝敬畏的老将军!
这无声的笑容,这清澈眼神中的纯粹喜悦,如同暖阳初升,瞬间融化了三位帝师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与疏离感。沈墨书眼中笑意更深,卫峥紧绷的嘴角几不可察地松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父皇,及笄礼上直接传位吗?》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