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2章 继续下网(2/2)
石柱叔把刺网拉至船舷,用粗绳绑住网角,这个是把网摊开,方便取鱼,由于李友他们在收网的时候是有序的,所以也没有出现像刺网裹在一起的情况。
李友和阿方半跪在甲板上,身边放着k剪刀和刚刚石住叔带来的手电。
两人顺着网眼观察鱼的入网状态,是鱼头刺进网眼、鱼鳍卡住网线,还是鱼身被多层网眼绞住?
像这一次抓上来的黑鲷,小黄鱼等小型鱼常因快速游动撞网,鱼头穿过网眼后鳃盖卡住。
大一点的鲈鱼等则因为撞上刺网后,挣扎导致鱼鳍、鱼尾与网线缠绕成结。
李友和阿方在观察清楚后,会根据鱼的大小和缠绕程度,决定用“手解”还是“剪网”——前者适合轻缠,后者用于死结,同时还要兼顾保护鱼身(尤其是野生鱼的鳞片和鱼鳍),因为鱼鳞掉落导致不美观价格会打折扣,所以在这一步会非常小心。
观察清楚后李友和阿方一手捏住鱼身中段,拇指抵住鱼鳃盖,这样能够抓稳一点。
另一手从鱼头部开始,逆向撑开网眼(顺着鱼入网的反方向),指尖像穿针引线般挑开缠绕的网线。,鱼鳃卡住网眼,会用镊子轻轻拨开鳃丝,再缓慢抽出鱼头,整套动作如中医推拿般细腻,力求不损一片鱼鳞。
对于鱼鳍或鱼尾被网线绞成死结,李友会先用抄网托住鱼身,减轻网面承重,再用剪刀剪断非承重的边缘网线(避开主网绳)。
剪线时刀刃与鱼身保持半厘米距离,防止划伤鱼皮,剪断后迅速解开缠绕处,像拆毛衣般层层剥离网线。
鱼一离只要取下刺网,就立刻放进泡沫箱——箱底早铺好了没过鱼腹的碎冰,野生鱼和养殖鱼、大鱼和小鱼分开存放。
取完鱼的刺网不会立刻收叠,李父和石柱叔会顺势坐在甲板上,借着灯光检查网眼:被鱼挣破的地方用随身携带的“网梭”(木质穿线工具)穿入新网线,以“8字结”修补。
勾住海草,碎螺壳,塑料垃圾的网线则用小刀刮净,修补时讲究“紧而不僵”,既要保证网眼密度,又要让网线保持弹性,以便下次捕鱼时网身能随水流自然舒展。
修补完毕的刺网会被李父和石柱叔整齐叠放在甲板一侧,浮漂和沉子按顺序排列,方便下次下网时快速展开。
泡沫箱盖紧前,李友会再洒会再撒一层碎冰,确保鱼获在返港前保持低温新鲜。
还好这个时间段是晚上了,温度不怎么高,不然抓上来太久的鱼会扛不住太阳的暴晒。
突突突……
西人在柴油机轰鸣声中把鱼取完,用了差不多三个小时,抓了有200多斤黑鲷,其他的小黄鱼,鲈鱼,鲻鱼,飞鱼等等,零零碎碎的也有100多斤,只不过困在网上的时间太久了,鱼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嘞哼,价格要打一定的折扣。
“啊……老李啊,还是羡慕你的鱼获。”石柱叔伸了一下懒腰:“唉!年纪大了,还是扛不住,我休息去了,你们两个年轻人就累一点,慢慢等着吧!”
说完就回到丰收号上面休息去了。
“我说也是,现在一点半了,大概西点半左右叫我们。”
“好的。”
就剩下李友和阿方坐在甲板上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突然!
李友眼睛一亮,就往船舱去了。
不想错过《海钓人生:从蟹虎鱼上岸咬人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