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2章 风暴中心(1/2)
文华殿内的死寂,只持续了短短数息。_我?的?书/城¨ ?埂¢歆?最¨全*
“陛下,万万不可!”
一声嘶哑却坚定的声音打破了宁静。都察院左都御史刘观排众而出,俯身叩首,声色俱厉:“翰林院修撰林昭,不过从六品小官,骤升五级,官至正西品少詹事,此举于祖制不合,于礼法不容!自太祖皇帝定鼎天下,何曾有过如此升迁?此例一开,朝廷法度何在?官员任免岂不沦为儿戏?”
刘观一开口,殿内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刘大人所言极是!封赏过当,非但不是爱护,反而是害了他!”
“请陛下三思,莫要因一时之喜,乱了朝纲!”
汉王朱高煦的眼中闪过一丝得色。刘观是他的人,这番话看似公允,实则字字诛心,将矛头首指皇帝的任性与皇太孙的私心。
龙椅之上,朱棣脸上的笑容缓缓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冷的威严。他没有看叩首在地的刘观,目光却像刀子一样刮过每一个出声附和的大臣。
“祖制?法度?”朱棣冷笑一声,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大殿的温度都降了下去,“朕问你们,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里,有没有写过,皇孙当以身为饵,于万军之中聚歼强敌?”
“朕再问你们,大明的法度里,哪一条写着,有经天纬地之才,立不世之功者,朕不能赏?”
两句反问,掷地有声,殿内顿时鸦雀无声。¨5-s-c!w¢.¢c\o~m/
朱棣走下御阶,站到刘观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你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不去思索如何为国举才,反而在此跟朕咬文嚼字,谈论什么祖宗规矩!林昭一计,救大同百姓于水火,保大明北疆十年安宁,此等功绩,在你眼中,还比不上那几级台阶的规矩?”
“朕今日便把话放在这里!”朱棣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霸气,“能者上,庸者下!有功者,朕不吝封侯之赏!无能者,占着茅坑,朕就亲手把他拉下来!谁要是不服,就拿出比林昭更大的功劳来给朕看!”
说罢,他一甩衣袖,厉声道:“退朝!”
皇帝的雷霆之怒,压垮了所有反对的声音。?5/2.m+i¨a*n?h?u^a+t^a+n_g·.\c¨o-m/无人再敢多言一句。圣旨被迅速用印,由专人送往大同前线。
散朝之后,消息如插上了翅膀,飞速传遍了整个京城。
汉王府。
朱高煦回到府中,一脚踹翻了院中的一座石狮子,脸上满是压抑不住的暴怒。
“林昭!林昭!又是这个林昭!”他咬牙切齿地低吼,“本以为只是个会写几句酸诗的腐儒,没想到竟是条隐藏在瞻基身边的毒蛇!”
他的首席谋士跪在一旁,沉声道:“王爷,此子断不可留!从前他只是个伴读,无足轻重。可一旦让他坐稳了少詹事的位置,就等于在东宫里钉下了一根钉子。他日夜伴随皇太孙,以他的才智和功劳,将来必成我等心腹大患!”
“本王何尝不知!”朱高煦烦躁地来回踱步,“可父皇铁了心要保他,现在谁敢动他?”
“明着动不了,可以动暗的。”谋士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他不是还在大同吗?战场之上,刀剑无眼。瓦剌人……或许可以再利用一下。”
而在另一边,太子府,慈庆宫。
太子朱高炽正拉着内阁首辅杨士奇的手,激动得满面红光:“杨先生,你听说了吗?瞻基他……他打赢了!打赢了啊!”
杨士奇脸上也带着欣慰的笑容,躬身道:“此乃殿下洪福,皇太孙英武,大明之幸。只是……”
他话锋一转,面露忧色:“陛下对林昭的封赏,实在太过,恐怕己经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朝中不知多少人会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
朱高炽的喜悦也冷静了几分,他叹了口气:“父皇的性子,你我都知道。他这是在为瞻基立威,也是在为瞻基的班底铺路。只是这路,铺得太快,太急了些。”
“是啊,”杨士奇点头道,“希望林修撰……不,现在该叫林少詹事了。希望他,能扛得住这泼天的富贵,和这随之而来的无尽风波。”
一时间,整个京城官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七品小吏,人人都在议论着那个叫“林昭”的名字。嫉妒者有之,不屑者有之,警惕者有之,但所有人都明白,一个年仅十七岁的正西品大员,己经如一颗耀眼的新星,强行挤入了帝国权力的核心圈层。
而此刻,这场巨大风暴的中心,大同总兵府内。
林昭正与朱瞻基、薛禄等人围着一张巨大的沙盘,商议着后续的防务。
“马哈木虽退,但其主力未损,必不甘心。我们必须加固黑风口至大同城一线的防御,防止其去而复返。”林昭手持一根木杆,在沙盘上指点着,神情专注。
朱瞻基看着他,忽然笑了起来:“你就不想知道,京城会是什么反应?皇爷爷会如何封赏我们?”
林昭头也不抬,随口道:“殿下居首功,薛将军次之,将士们各有封赏,这便是最好的结果。至于我,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开局伴读,我教太孙当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