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6章 败局已定(1/2)
霍峻领兵,誓与城共存亡。\E,Z′暁.说\网· ¨首~发?
为表决心,霍峻甚至下令封锁樊城西门,断绝退路。
一时间,樊城之战成为荆州与江东关注的焦点。
在荆州襄阳,刘备阅读捷报,得知霍峻再次击退曹军,面露喜色。
“霍仲邈,真乃良将!”
“有他守樊城,何惧曹操!”
刘备在州牧府中,手持捷报,对众臣言道。
与刘备的喜悦不同,刚从樊城返回的诸葛亮,对曹军的猛攻深感忧虑。
诸葛亮进言:“主公,霍峻将军坚守樊城之时,不妨命长江巡守的文聘、甘宁两位将军加强对曹军动态的监视。”
“若曹军有变,文、甘两位将军可随时驰援樊城。”
刘备闻言,心中一凛,随即应允,并下令文聘、甘宁加强戒备。
此时,一个令刘备意外的声音响起。
“主公!”
“樊城战事紧急,曹军岂会不顾江北的江夏城!”
“以越之见……”
“亦应命黄祖将军加强防守。”
蒯越进言,提出自己的看法。
刘备惊异,众人皆聚焦于樊城,蒯越却独注意江北东侧的江夏。
刘备稍作考虑后说:“那么,我再增一万兵马给黄祖!”
“仅凭江夏城内现有的两万守军,确实力量单薄!”
刘备听从了蒯越的建议,并增派了一万大军。?齐^盛,晓?说~蛧\ *毋*错_内¨容_
至于为何不多派,原因清晰:
江夏城依港而建,与樊城坚实的陆地防御大相径庭。
它南临长江,与江的距离不足千米。
即便江夏的北、东、西三面被曹军包围,荆州水军仍能凭借长江的天险,从江夏城南持续派兵增援。
在江东的柴桑城,孙权也密切注视着江北的曹刘大战。
曹操大军的猛烈攻势让他深感震撼。
孙权常想,若自己处在霍峻的位置,领五万大军,能否抵挡曹军?
答案让他沉默。
他认为,或许其父兄孙坚、孙策能做到,而他……
似乎有所不足。
但孙权自信,若掌握十万大军,定能在曹军的围攻下保护樊城无忧。
思绪拉回,孙权看向座下的文武官员。
“曹操率领百万大军南征。”
“现在他正在江北樊城与荆州大军激战,我们江东该如何行动?”
“是与刘备联手对抗曹操,坐看曹刘争斗,还是向北称臣?”
孙权提出了三个策略,其深意引人深思。
“主公,依我之见,应与荆州联手对抗曹操。”
“大敌当前,我们江东与荆州紧密相连。若荆州落入曹军之手,江东必将成为他们的下一个目标。”
说话的是鲁肃。
鲁肃拱手接着说:“主公,我们不仅应与刘备联手抗曹,还应主动出兵荆州,适时给予支援。+求.书?帮? .首^发_”
这话一出,军中一片哗然。
有将领站出来反驳:“子敬,老主公死于荆州之手,我们不趁机报仇己属难得,怎能帮他们!”
“哼,要去你去,我黄盖不去!”
江东老将黄盖,曾辅佐孙坚、孙策,此言一出,军中将领纷纷赞同。
“主公,黄将军说得对呀!”
现在荆州正全力应对曹操,内部防守必然松懈,依我看,我们不如调动全部水陆兵力,顺江而上,夺取荆州!”
凌统与荆州军有着深仇,他的态度比黄盖更为强硬。
孙权听到黄盖与凌统的话,脸色微变。
两人的发言,深刻体现了江东军老一辈将领与青年将领的不同立场。
孙权脑海中回荡着兄长的遗言:
内政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对于鲁肃、黄盖、凌统的意见,孙权未置可否,转而望向沉默的张昭和周瑜。
“张昭、周瑜,你们怎么看?”
“说来听听。”
孙权话音未落,年近五旬、白发苍苍的张昭挺身而出:“主公,依我之见……”
“无论是荆州还是江东,面对曹操的雄师,都难以取胜!”
“至于联盟,更是无从谈起。正如刚才两位将军所言,我们与荆州互为仇雠!”
张昭此言一出,张肱、顾雍、步骘等文臣纷纷附和。
武将们虽不支持与荆州联手抗曹,但也从未想过首接投降。
因此,当张昭提出投降之策时,殿内顿时一片喧闹。
“张昭,你说得冠冕堂皇,什么为了江东免受战火,我看你是想向曹操邀宠吧!”
“哼,我宁可战死,也绝不投降!”
“……”
武将们纷纷向张昭发难,言辞犀利。
孙权面色阴沉。
他未曾料到一向倚重的张昭,竟在大敌压境之时说出如此丧气之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投曹后我成了最大赢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