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0章 时代洪流(2/3)
把国内现在数得上的导演、几家有实力的电影公司老板都叫上,关起门来,好好聊聊!听听大家的想法,也统一一下认识,看看怎么用好这个政策!
你林大导演现在可是风头正劲,必须得来!时间地点我让秘书发你!”
“没问题韩董!我一定准时到!”林东立刻答应。
这种高层闭门会议,是了解行业风向、拓展人脉的绝佳机会,他自然不会错过。
---
两天后,北京某家低调奢华的私人会所。
林东按照地址赶到,一进门,嚯!果然是个“神仙局”!
中影韩三平自然是坐镇中央。旁边是华谊的王中军、王中磊兄弟。
导演圈里,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这三位“大鳄”赫然在列。
还有上影厂的任总、西影厂的吴总、博纳的于冬、光线的王长田等几位大佬。
林东作为最年轻、也是唯一一位以独立公司老板身份出席的导演,顿时感觉压力山大,也倍有面子。
“小林来了!坐坐坐!”
韩三平热情招呼,把他安排在自己旁边不远的位置,显露出对他的重视。
其他大佬也纷纷点头致意,目光各异,有欣赏,有探究,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竞争意味。
会议开始,韩三平先定调子,阐述了CEPA的重要意义和对行业的巨大机遇,强调了“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
接着,几位大佬开始发言。
张艺谋更关注合拍片的文化融合与艺术表达:
“CEPA是个桥梁,可以让香港成熟的类型片经验和内地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
合拍不是简单的拼盘,要找到共通的情感内核,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年底我那部《十面埋伏》就是一次尝试。”
陈凯歌则一如既往地强调艺术高度和文化责任:
“合作不能只盯着票房。
要借助香港的技术和视野,提升我们电影的艺术品质和文化深度。
要拍出有思想、有分量的作品,不能沦为纯粹的商业娱乐。”
冯小刚最务实,首指市场:
“机会来了,香港喜剧、警匪片的成熟套路,加上咱们内地的庞大市场,这组合拳打好了,票房绝对炸裂!
关键是找到两边观众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喜剧,我觉得最容易突破!”
轮到林东发言,几位大佬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年轻人身上。
林东清了清嗓子,态度谦逊但观点鲜明:
“各位前辈说得都非常好。张导的文化融合,陈导的艺术高度,冯导的市场洞察,都给我很大启发。
我觉得,CEPA给我们带来了两个层面的巨大机遇。”
他伸出两根手指:
“第一,是‘引进来’的升级;
不仅仅是引进香港成熟的商业电影(类型片),更要引进他们先进的**电影工业化流程、专业人才(尤其是特效、动作指导、制片管理)和成熟的市场化运作经验**。
这是我们内地电影产业目前最欠缺的‘软实力’。
合拍片是绝佳的学习机会,要学真本事,补短板,提升我们自己的工业化水平!”
“第二,是‘走出去’的跳板;
香港是国际化的窗口,通过香港,我们的电影可以更顺畅地进入东南亚乃至更广阔的华语市场,甚至借助香港的发行网络,尝试走向世界。
但这有个前提——我们的故事,必须**根植于本土文化,拥有普世情感**。
像《石头》这种纯方言喜剧,走出去可能水土不服。
但像张导的武侠大片,或者未来我们拍出既有中国特色又能引发人类共情的作品,CEPA就是加速器!”
他最后总结道:
“所以,我的看法是,既要抓住CEPA带来的眼前红利,多拍叫好又叫座的合拍商业片,激活市场;
更要着眼长远,把它当作提升内地电影工业化水平和人才培养的契机!
中小成本类型片要坚守本土,打磨精品,培育市场和观众(比如我的《囧途》);
同时,也要敢于尝试大制作、高工业水准的合拍项目,锻炼队伍,积累经验,为未来真正‘走出去’打下坚实基础!
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林东的发言,既有对前辈观点的呼应,又有自己清晰的思路和务实的主张(引技术、学管理、育人才、固本土、谋长远),条理清晰,格局开阔,赢得了在座不少大佬的暗暗点头。
韩三平眼中更是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赏。
这小子,看问题总能切中要害,既有商业头脑,又不失文化担当,是块好料!
会议在热烈的讨论中持续了很久。
林东虽然年轻,但他的观点务实、有前瞻性,为这场关于CEPA的行业高层对话,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新生力量。
散会时,几位大佬都主动跟他交换了名片,冯小刚还拍着他肩膀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开局复活张国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