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60章 深秋沃土传喜讯(2/2)
好书推荐:
远超任何军国大事。
老朱甚至抽空微服去了两次皇庄,亲手给宝贝疙瘩除草施肥。
西月中旬,当土豆田垄间己是一片嫩绿时,李正带来的另一件“神器”——红薯,也开始了它的旅程:
整整一千斤胜利百号种薯(经典老品种,虽然产量不如那些杂交红薯,但最适合在古代二次留种),被小心翼翼地存放在皇庄地窖的沙土中。
育苗房早己准备好:
选的是背风向阳的暖房,地上挖深坑,铺上厚厚的马粪和秸秆混合物,再覆上筛过的细土。
“此物名洪薯...需先育苗,待苗长成,再剪藤扦插于大田。”
李安邦亲自指导育苗步骤:
“育苗之法,关键在于温、湿二字。”
“此温床借粪肥发酵生热,可确保温度适宜。再将种薯斜插于土中,覆薄土、勤洒水......”
负责育苗的老农们围着暖房,仔细看着李安邦示范:
一个个洪薯尾部朝下、头部微露,倾斜着埋入温润的土中,再用草帘覆盖保温。
再派专人负责洒水、通风、记录温度。
几天后,嫩红幼芽便从薯身表面钻了出来,很快便蔓延成一片紫红色嫩藤。
时间到了五月初。
“二十七亩...全种上这洪薯!”
皇庄内,朱元璋看着圈出的另一片上等田,大手一挥:
“咱倒要看看这稀罕物,究竟能下多少崽儿!”
数千株剪好的洪薯秧苗被运到田间。
老农们两人一组,一人将秧苗横在起好的垄上,另一人用湿土压苗......
二十七亩地,在数十名资深农夫的劳作下,几天内便披上了一层新绿。
不想错过《天降时空门,我在大明当顶级牛马》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