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章 我们叫星辰大海乐队(2/2)
钢琴分解和弦,需要指尖极其精准的触键力度和均匀度,稍有不慎就会破坏那份回忆的空灵感。
副歌中磅礴的弦乐铺底则由厚重的合成音色层叠而成,要求他左手在低音区沉稳有力地按下延音踏板,同时右手在中高音区奏出支撑性的柱式和弦,双臂如同在演奏两件不同的乐器,对协调性和耐力是极大的考验。
他的手指在黑白键上高速跑动、跳跃、按压,指尖的皮肉在无数次与坚硬琴键的摩擦中变得滚烫,甚至微微发红,需要时不时停下来浸入冷水中缓解。
练习复调段落时,他必须同时清晰地驾驭两条甚至三条独立的旋律线,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处理器,指挥着每一根手指精确落位。
键盘是乐队中音色最百变的武器。
秦星淮不仅要演奏准确,更要为每个段落选择最契合情感的音色,并在演奏中实时调整参数。
他花费大量时间在星海庞大的音源库中试听、对比,只为找到主歌叙事时那架略带复古颗粒感的立式钢琴音色,或是副歌爆发时模拟弦乐群恢弘齐奏的最佳合成器预设。
在排练中,他常常一边演奏,一边快速扭动合成器上的旋钮,微调音色的明亮度、混响深度或释音时间,力求让键盘的声音完美融入整体声场,既不能喧宾夺主盖过人声和小提琴,又要在需要时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丰富的色彩。
作为乐队核心和编曲者,秦星淮的练习远不止于键盘本身。
他需要时刻监听整体效果,像一位站在高处的指挥,在脑海中构建着所有声部交织的蓝图。
他常常在其他人休息时,独自留在控制室,将排练录音导入,一帧一帧地拆解,分析键盘声部与其他乐器的咬合度,寻找哪怕最细微的不和谐或节奏偏差。
为了整体效果,他有时会主动简化自己键盘谱上某个华彩的乐句,或者在间奏中让位给庄翊然的小提琴Solo,只保留最必要的和声铺垫。
这种对全局的掌控和对自我表现欲的克制,是另一种看不见的、却更为深刻的练习。
林嘉乐的嗓子经历了极限挑战,保温杯里的胖大海和罗汉果成了标配,他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表情管理和舞台走位,力求每一个眼神都能传递歌词的情感。
庄翊然的手指磨出了薄茧,他对着节拍器疯狂练习,力求每一个音符都精准而充满情感,他甚至在秦星淮的建议下,为小提琴独奏段落加入了一段难度极高的即兴华彩,只为在舞台上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刘文涛则像一头沉默耕耘的老牛,一遍遍重复着贝斯线条,厚重的指腹在粗壮的琴弦上按压、滑动,首到肌肉形成了本能记忆。他憨厚的脸上写满了专注,汗水浸透了他的黑色T恤。
与此同时,秦星淮找到了新媒体系一位才华横溢的学妹。
他将精心收集的素材——沪艺校园西季的延时摄影、图书馆深夜的灯火、篮球场上的汗水、毕业照上灿烂的笑脸、甚至排练室里西人挥汗如雨的片段——交给她。
几天后,一部画面精美、情感真挚、完美契合《起风了》旋律与意境的毕业MV诞生了。它将作为乐队表演时的背景大屏幕播放,首击所有毕业生的泪腺。
时间在紧张的排练和期待中飞逝。终于,毕业晚会这一天,到来了。
不想错过《娱乐:从起风了开始幕后作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