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盘点夺权篡位指南 > 分卷阅读64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64(1/1)

目录
好书推荐:

朱棣:……错怪后世子孙了,还是有明白人的。¨狐,恋¢文·学\ ^最?新.章^节?更/新\快/

不过看上去没啥用。

[提起万历皇帝,好像最出名的就是他二十年不上朝。

但其实,他年轻的时候也是奋进过的。

刚登基时,由于年少,他爹给他留了三个辅政大臣,分别是高拱、张居正、高仪,内廷又有他娘李太后和大总管一样的司礼监太监冯保。所以小万历算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然后因为高拱和冯保不和,所以内阁发生了一些小小的争斗,不过问题不大,总之高拱失败、高仪呕血而亡。冯保成功当上了司礼监秉笔、掌印太监,张居正成了内阁首辅。

两个人巅峰会晤,成了实际上的内相与外相。]

朱元璋心里十分不痛快:咱就说,立马就得立个“宦官不得干政”的大铁牌子,回头让标儿在北京也立一个!

干政就算了,听这意思还成了定制,难道这些鳖孙都忘了晚唐的教训了么!

[张居正大权独揽,是代理皇帝,因此网友开玩笑称张居正是“明摄宗”,非常形象了。`h/u~l¨i*a!n^b!o′o-k?.^c+o_m-

但大家也都知道,张居正是在历史上都排的上号的能臣干吏。

而小万历也非常崇敬自己的首辅,管他叫张先生,他们师徒两个一起推行了万历新政,针对大明两百年的沉疴进行改革,是一段君臣相得的蜜月期。

不好意思,我想到了小铁锅和脱脱。

我有罪,我忏悔,哈哈哈。]

秦始皇听的津津有味,因为后世对他来说是非常新鲜的,有许多他没听说过的政治制度与官职设置,虽然不一定适用于他的大秦,但也算是一种思路。

比如他就在想怎么杜绝宦官干政,不再出现赵高那种情况。

他对随侍在自己身边学习治国的扶苏道:“后世之事虽相隔千年之久,然有些人性是不变的。!w.6¨1+p`.¢c.o′m¨国君年少,依赖丞相,但有朝一日国君长大了呢?必是一番你死我活的争斗。”

扶苏乖乖称是,心想着:父皇和吕不韦不就是这样么?

不过父皇年少时锐意不可挡,不喜欢吕不韦的跋扈,更不喜欢他的治政主张。倒是近几年不知是不是因为天幕的指点,父皇的政策越发柔和了起来,倒是有些暗合那吕氏春秋的意思了。

也不知这万历皇帝长大后如何?

[万历新政有几条很著名的措施。

针对明朝中期已经显现的浮躁官场风气,新政推出了“考成法”,简单来说,就是考核制度,你的考勤情况、工作计划、完成情况、kpi指数,全都记录的明明白白。要求事必专任,立限完成,层层监督,各负其责。 ]

朱棣一听,眼睛亮了起来。

这个好!

虽然现在官场风气还是挺好的,但也有些御史风闻奏事,吵的他很烦。还有一些官员,也不知道是不是显摆自己进士出身的学问,写个奏疏狗屁废话一堆。

当年他老爹就骂过这些人,但还是有人时不时要犯病。

这个考成法不必等两百年后了,朕马上就要实行。

[官员上班变得非常痛苦,就像up主我天天上班打卡、写周报一样,但不得不承认,确实有效。]

[而大明此时已经过了两百年,勋贵豪绅数量增多,宗室也是指数级增长,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所有封建王朝都逃不过的劫数--土地兼并问题。

针对这个,万历新政则是出了两条对应政策:清丈天下田亩与一条鞭法。

朱元璋时期,大明也和所有的新生王朝一样,统计了天下田亩和户口。记载户口的叫黄册,记载田亩的叫鱼鳞册。朱元璋把他们存放在应天府玄武湖的一个小岛上,看守严密且防火防潮,还要求定时更新。]

朱元璋很自得,他作为太.祖,自然是想要搞一些万事不变之法,为后代打好根基。

然而马上他就笑不出来了。

[不得不说,朱元璋这个办法挺好的,因为直到明末,这些东西都保存的挺好。

关键是,在人治的时代,永远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黄册早在弘治时期--就是朱祁镇的孙子辈,就丧失作用了。到了嘉靖时期,一些官员锐意进取,厘正了一番黄册弊病,使得黄册勉勉强强还能当个参考资料,发挥作用。

但到了万历时,黄册基本就成了摆设,各州县的地方官都有一本自己记录的真实情况,称为“白册”。 ]

朱元璋:……这些狗东西!

但他叹了一口气,也不得不承认人性就是这样。

[所以张居正非常强硬的要清丈天下田亩,掌握帝国最真实的情况。然后根据这个真实情况才能去推行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和唐代的两税法,以及之后清朝雍正的摊丁入亩是一个思路。]

李世民:嗯?什么两税法,说来听听。

[身处现代、活在繁荣

不想错过《盘点夺权篡位指南》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