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69(1/1)
狠瞪了身边的大胖子一眼:“听听你做的好事!”
[从秦代以来,对河套平原的治理与争夺就是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博弈的重要一环。\5·4^看/书? /最-新/章·节¨更¢新+快`因为他的地理位置实在太妙了。]
李世民点点头:没错,朕这十年在河套西边种了好多树!
[如果是中原王朝占据河套平原,那不仅可以获得优良马场和有着“塞上江南”支撑的数百万亩良田,还可以对蒙古草原形成主动出击的态势。
反之,如果是游牧民族占了,那么就是威胁关中的前哨基地。 ]
[仁宣时期因为北部防线的收缩,就已经有一些牧民跑到河套去定居,但因为人不多,没什么威胁,所以朝廷也就没在意。]
朱高炽松了一口气,心里暗想:这天幕能不能把话一口气说完,不要总牵连他这种无辜的人。
他对朱棣道:“父皇,你听见了吧,我那时候人很少,没威胁的,而且让牧民去定居也是彰显我皇明的仁德。,k,a-n_s\h!u.c·m?s\.*c·o*m`”
“仁德个屁!”朱棣沉下脸教训了他一通,
“不要以为天幕说你庙号是仁宗,你就骄傲起来了,你想想那宋仁宗有什么武功?在朝堂上也是被大臣喷一脸唾沫星子,毫无帝王威仪,你也想做这种皇帝?”
朱高炽赶紧又低下了头,把嘴紧紧的闭上,只留着自己的三层下巴对着朱棣。
“还有,迁居是迁居,你有没有做好编户统计?有没有防止间谍就近窥探军情?有没有归化他们内迁?”
朱高炽:我哪儿知道,我还没当过皇帝呢。
好惨,挨骂的总是我。朱瞻基什么时候能长大,跟我一起看天幕。
[到了朱祁镇两次当皇帝的时候,北方防线跟筛子似的,到处都是漏洞,所以肆无忌惮跑来河套住的小部落越来越多。甚至到后来发展成,鞑靼的三大首领在大明的疆域河套平原打内战。¨h¨u_a,n_x*i~a*n-g.j·i+.~n+e¨t¨
顺便还威胁了一下陕西地区。
朱祁镇,不愧是你。]
朱棣下定了决心,他要活的久一点,最起码活到他孙子朱瞻基娶妻生子,自己给他定好了太子才能安心闭眼,不然一旦让这个什么朱祁镇生出来了,那他在棺材里都得气的跳出来。
[不过朱祁镇这个人呐,运气是真不错。第一次当皇帝作出来一大堆事儿,有他弟弟给他擦屁股。
朱祁钰刚给他解决的差不多,诶!朱祁镇又复辟了。
然后他第二次当皇帝又惹出好几件烂事,诶!他儿子接着给他把屁股擦干净。]
[这投胎的运气,我属实羡慕。]
第31章 明末农民起义8 为万贵妃正名
[朱祁镇的儿子就是成化帝朱见深。
当时他继位时, 面临的是朱祁镇乱搞后留下的大明,不说千疮百孔吧,至少也是处处漏风。
外部面临着谁都想来踹一脚试试的危险外交关系, 内部则是百万流民、天灾人祸外, 他爹真的一辈子都在不遗余力的坑别人。
但是这些问题在成化年间都或深或浅一一的被解决。所以我个人认为, 朱见深这个皇帝很不错。]
朱元璋欣慰:总算有个靠谱的后代了。
朱高炽也很高兴, 虽然他孙子不行,但是曾孙可以啊。
这次总算不会无辜挨骂了。
秦始皇悟了,不管是唐朝还是明朝,这种两三百年国祚的朝代,都是靠着中期有个有为的明君, 还能续命。
后世的朝代都这样么?像夏商周这种轻而易举几百年的朝代不会再有了吧。
毕竟黔首起义挺凶的, 他就是受害者。
[但是朱见深给后世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不是他的守成功绩,而是他和万贵妃的故事。]
朱元璋:嗯?什么万贵妃, 细说。
毕竟在他所熟知的历史,那么出名的贵妃只有一个,那就是杨贵妃。那一对儿亡命鸳鸯的名声实在不好听,咱老朱家可不能出这种事。
[唉,除了洪武和永乐, up主私心觉得, 明朝皇帝里成化能排第三。结果这仨都被明朝的文官集团, 尤其是晚明的江南士大夫黑的不轻。
可见我是跟明朝的文官三观不合哈哈哈, 也侧面说明了明朝的文官集团意识觉醒,和皇帝之间关于君权和相权的斗争很激烈, 所以不喜欢强势的皇帝。]
朱元璋心里大骂一声:放屁!什么相权,咱早晚得把丞相给废了,还敢辖制皇帝不成!
不过多年的上位者修养, 让他轻易不会表现的这么暴躁,只是冷哼一声,把三才盖碗茶杯顿在桌案上。
绕是如此,那“咚”的一声砸在李善长等几个在场文官的心里,还是轻轻抖了一下。
这十年来,陛下威势日盛,早已不是当年和州城那个礼贤下士的温润朱公子了,他们不得不怕。
不想错过《盘点夺权篡位指南》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