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7章 共谋民生之道(2/2)
李世民点头示意,长孙皇后也微微一笑,随后在李世民的搀扶下上了马车。
“出发吧。”
“是……”
随着李世民一声令下,程咬金、李奕与程处默纷纷翻身上马,一行人朝着黑水村疾驰而去……
……
“陛下,前面就是我们的黑水村!”
两个时辰后!
在李奕的带领下,一个坐落在终南山脚的小村落,渐渐出现在众人视野之中。
“那就是你们的黑水村?”
掀开帘子,远远望着前方那座小小的村落,李世民露出几分惊讶的神色。
倒也不是别的,只是在他眼中,这座村庄实在太过简陋弱小了。
一眼望去,那些房屋仿佛就像一座座帐篷扎在山脚下,而且依他估算,全村人口恐怕还不到两百。
如此不起眼的小村,他还真是头一回见到。
“是的陛下,那就是我们黑水村。”
李奕看出李世民心中的疑虑,随即解释道,“我们村里的百姓大多是在战乱中逃难而来,所以村子才会显得如此寒酸。”
“难民……”
听闻此言,李世民神情顿时黯淡了几分。
“都是朕的过错啊……”
他望着远处的黑水村,轻声叹息了一声。
李世民本就有志于成为一代明君,使大唐百姓人人有衣穿、有屋住。
如今亲眼目睹在他的治理下,百姓竟仍生活在如此困苦之中,他心中自然不免泛起一阵悲凉。
“朕今后定要让天下苍生,不再为温饱发愁!”
想到这里,李世民的神情立刻变得异常坚定。
“陛下真乃当今贤主!”
听到李世民的话语,李奕随即翻身下马,恭敬地行了一礼,“在您的统领之下,我大唐百姓必将日益富足,走向繁荣!”
李奕这话并非奉承之语,在他心中十分清楚,虽然眼下仍有无数百姓挣扎在饥寒交迫之中,但随着李世民登基执政,这些苦难终将被逐步化解,盛世也将随之而来,史书中所记载的“贞观之治”
即将拉开序幕。
即便是对历史并不熟悉的李奕,也对“贞观之治”
早有耳闻——那将是一个空前繁华的时代,而促成这一盛世的关贱人物正是李世民,称其为一代贤君,毫不为过。
“罢了,你这小子就别刻意夸朕了。”
看着李奕认真的态度,李世民笑着摇了摇头。
显然,他认为李奕只是想宽慰自己几句。
“陛下,在下句句由心,并非阿谀。”
李奕摆了摆头,意味深长地一笑,“在下相信,陛下日后必能带领我大唐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好,说得好!”
话音刚落,程咬金便哈哈大笑起来,“俺老程也信,陛下定是千古难遇的圣主。”
“还有我,我也信!”
程处默也在一旁迫不及待地附和道。
“哈哈哈……好好好……”
被程家父子这样一捧,李世民也忍不住大笑出声,“那朕就做一名贤君吧。”
此时的李世民尚未意识到,今日的一番言语不过是起点而己。
然而从这一刻起,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在悄然推动着未来的变化,也为贞观盛世的来临埋下了最初的种子。
“小奕,告诉朕,这黑水村平日里靠什么维持生计?”
他转头看向李奕继续问道,“朕看此地几乎没有农田,村民的口粮从何而来?”
“回陛下,村民们虽无田可耕,却也懂得依山傍水求生存。”
李奕抱拳答道,“除了老弱妇孺之外,村中多数青壮皆以打猎为生,靠着捕猎所得换取粮食,虽不富裕,倒也能勉强维持生活。”
“打猎……”
听罢,李世民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这不是长久之计啊。”
确实,虽说终南山林木茂密,野兽众多,但总有猎尽之时,且林中有猛兽潜伏,对于村民而言危险重重,实非稳定生计的良策。
虽然明白这些,李世民却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毕竟大唐初建,百废待兴,要想真正改善民生,还需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才行。
“陛下,您不必忧虑乡亲们的粮食问题。”
好似洞察了李世民内心的顾虑,李奕微笑着说道,“在您到来之前,程叔父和处默己经主动接济村里的百姓了。”
“哦?”
听到这话,李世民立刻将视线转向程咬金,“知节,是真的吗?”
“嘿嘿,这事儿嘛……我也是后来才晓得的。”
程咬金憨笑着摸了摸脑袋,回答道:“其实主意都是我家那小子出的。”
“处默出的主意?”
李世民微微一怔,随即望向程处默,“处默,跟朕说说,你为何突然想到要帮助这些乡亲们?”
不想错过《大唐:不败战神,揭开身世之谜》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