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19(1/2)
来是麻山药,估摸有四五斤,连说张氏运气好。·完\本*神^站\ ,免′费~阅,读′
李洪文做主,山药给苏家分了两斤,给差役分了一斤,李家留两斤自家吃。
各家都吃饭了。
李洪文的小妾张氏又是找山药又是做饭,两斤山药她一块都没吃到嘴里,只喝了两口汤。
杜氏暗暗冷笑,借花献佛,倒是忘了谁把花找来的,都是些畜生。
杜氏为张氏不值,张氏默默坐到一边,并不吭声。
晚上各家歇息时,杜氏拉着两个女儿教导:“你们以后若是成婚了,夫家人档案室这般欺负你们,只管去厨下拿根烧火棍往死里打,爹娘给你们撑腰。”
“阿娘,打谁呀?”阿萱不明白娘的话。
顾佑安听明白了,笑着点点头。
晚上没有灯火,一家人往草棚子里一躺,闭上眼就睡了。
顾佑安睡在最右边,身边挨着她娘,顾佑安消失,只有杜氏一人知道。
顾佑安重新回来,杜氏连忙扭身,顾佑安塞给她四个剥壳的冷鸡蛋,杜氏留了一个,又给传过去。¨s′o,u·s+o-u`2\0-2`5+.?c¨o*m?
阿萱高兴要叫唤,一把被杜氏捂住嘴。
过了会儿,等杜氏松开手,阿萱嘿嘿一笑。黑暗中,珍惜地,一口一口吃完今天的鸡蛋,心满意足了,睡觉。
顾稳和顾文卿父子俩也吃完了鸡蛋,顾文卿小声问:“昨儿在驿站换的?”
“别问,有的吃就吃。”
自四家重新上路以来,没有那么多眼盯着,顾佑安找准时机就要拿些吃的补贴一家五口的嘴巴,鸡蛋、鸭蛋、鹌鹑蛋这些都是常偷拿出来的,冰箱里存的早就吃完了,只能指望后院圈养的鸡鸭下蛋了。
顾文卿十分担心道:“咱们家不是计划着等到了山海关,要买些保暖的衣物?除此之外,还要买鞋,买些粮食,咱们手里的银子还剩下多少?”
他们一家五口出门时穿的鞋早就坏了,这会儿穿的是自己编的草鞋。下雪天草鞋不顶用,杜氏原本打算出关前想办法置办些衣食。?k*s·y/x\s^w′.*c!o*m_
顾稳困了,懒得跟大儿子废话,把揣着的银袋子扔他怀里,顾文卿捏着袋子,惊奇地发现,银子怎么还多了些?
多的几两银子,当然是顾佑安拿出来的。
顾稳轻声道:“你娘藏的,你心里有数就行了,别出去乱说。”
顾文卿又不傻,当然不会乱说,他把银子给他爹,又想到以前家中仆人偷银子时的手段,不知道她娘是把银子藏头发里还是藏鞋子里了。
顾佑安靠着她娘听她爹和大哥说话,不过一会儿,她就睡过去了,半夜感觉身上冷,哆嗦了下。
实在是太困了,没醒过来,等到早上起来时,她身上多盖了一件衣裳。
“安安醒了。”
“嗯。”
顾佑安起来,把身上的衣裳叠好塞包袱里。
顾文卿过来拆草棚子,干草都捆好了,一会儿走的时候要带走。
田家手脚快,不仅把干草收拾好了,早食也吃了,白氏过来说话道:“昨儿半夜突然冷了,我把两件旧衣裳都盖身上了才勉强过得,这若是到了关外冰天雪地里,我怕我晚上睡下,早上起来人都冻硬了。”
“别说丧气话,会有办法的。”
杜氏把白氏拉到一边,俩人嘀嘀咕咕半晌,白氏想到身上偷藏的一把金线,她心里总算好受点。
杜氏跟白氏一块儿换洗过,知道她身上缠绕着一把金线,小声道:“金子固然值钱,金线的工价比金子还值钱。京城里的秀娘要找把金线都不容易,何况边关。等到了山海关,你把金线作价卖了,你家一家四口,换四身衣裳还有多的。”
白氏摸一摸腰道:“要赶紧着些才行,越往北越冷,我怕我熬不到山海关那一日。”
白氏身子骨不如杜氏好,一路上病了好几场,全靠顾家帮衬着才安稳到现在。
“快了。”
他们这些流犯受不住,难道那几个差役就受得住?
这些日子他们抓紧赶路,路过驿站也不歇,不就是想早日赶到松江城么。
为此,为了方便在野外搭棚子,他们借差役的推车放干草,差役收了他们一点好处,也就答应了。
都着急。
两刻钟后收拾好,一行人又启程出发了。
阿萱不肯穿草鞋,光脚走路小跑一段,又停下来等姐姐。
顾佑安牵她手:“想跟他们玩儿?”
阿萱瞅了眼李家苏家几个大孩子,轻哼一声:“我才不跟他们玩儿,我跟姐姐玩儿。”
走了一段路,杜氏眼尖,看到路边上有几棵清热解毒的草药,赶忙拔了放背篓里背着。
顾佑安跟着看了眼,她只认出其中一些是紫苏。
今天是个阴天,怕下雨,今儿赶路走得快,半下午阿萱走不动了,顾稳和杜氏一人背了一段路。
傍晚天阴沉得很,刚才跟路过的商队打听,下一个驿站在十里地之外,怕晚上下雨没处躲,黄差役催促着赶路,今晚上一定要歇在驿站。
还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流放后,我在东北当地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