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144(1/1)
, 北阳把盐田修整好,拖了截树根,在身后犁出长长一道沟。^1,7?n′o·v~e?l+.\c^o/m,
顾篱看着他拖来的树根笑:“这么大个树根,你从哪里找来的?”
“在那边水里, 水退下去就看见了。”
现在差不多是潮水最低的时候,滩涂上聚集了好多种类的鸟, 因为地方够大, 零散分布着各自觅食。
几天下来他们已经摸清楚什么鸟好吃什么鸟不好吃,圆圆胖胖的跟看起来一样好吃,脂肪多,烤起来香;长腿的看着大其实只有腿长,肉很少, 不过肉质细腻,味道还行;长得像鸭的吃起来也像鸭,不算好吃。
顾篱从来没给这么多鸟拔过毛,在部落里不用他拔,鸟毛不拔还不行,本来就没多少油,把皮去了更少,只能硬着头皮拔。
一开始想当然地用了刚烧开的沸水,更难拔了,后面才想起来阿母用的是热水不是沸水。
这么多毛不能白拔,顾篱* 全收起来了,大的做装饰,小的就算不能做羽绒服也要做个抱枕。+w^o\s*y!w..′c-o¢m+
他往好吃的长腿鸟多看了两眼,北阳就说:“等下出来抓。”
顾篱说:“那我捡点螺。”
他捡螺喜欢捡大的,只要个头够大,什么生蚝藤壶青口贝都无所谓,就是这边调味品实在太少了,只有花椒,盐倒是管够,顾篱已经盐焗过两次螃蟹。
他们把柴摊在礁石洞外,等晒干了收起来可以用。
大树根也放这晒,顾篱发现上面已经长了细小的藤壶:“它在水里泡很久了吧,估计得晒好几天才能干透。”
北阳说:“晒干放在洞里,以后来可以用。”
至于这次,盐已经晒了不少,如果不下雨,最多再晒三天他们就能回去,后面天气好的话,再过五天也能回去,海滩边捡来的小柴够用了。
他说起以后,顾篱有点想家:“我们出来几天了?”
“从上船开始算,第十四天。,搜+搜·小?说,网\ /免,费\阅-读?”
“这么久了啊。”顾篱叹了口气,“这次没经验,下次过来直接开盐田,盐田都不用这么多,两个人晒,两三块差不多了,不然也晒不过来,除非能再找一个蒸发池。”
“要么带几个大陶锅来煮,”顾篱天马行空地想着,“不过那样得有人每天去砍柴,再用船送来,那要多找几个人一起来,把竹鸣他们喊上,到时候可以……”
“住不下。”北阳忽然开口,打断他的畅想,顾篱凑过去,北阳站着没动,顾篱盯着他看:“住不下还是不想他们来?”
北阳说:“我们就够了。”
他俩这次总结好经验,以后再过来晒盐估计七天就够,找一大群人来回折腾确实没有必要,顾篱也就说说。
说说话干干活,再找点吃的填饱肚子,一天就又过去。
第二天只有顾篱一个人干活,淡水用完了,北阳去取水,他算好了时间,回来的时候正好涨潮,没有等退潮,直接乘着潮水再把船停到河边,然后回过来。
这之后他们又一起去河边取过一次水,然后就可以收拾收拾准备返程。
晒好的盐都堆在礁石洞里,没有装进竹筒,竹筒实在太忙了,要用来取海水淋盐,还要用来运送储存淡水。
到现在盐晒够了,才能真正拿来装盐。
竹筒上钻的孔大概只有小指那么粗,把盐装进去要花不少力气,两个人装了大半天才装差不多,顾篱松口气,站起来抖抖身上的盐,躲懒:“外面池子里的盐晒差不多了,我去收回来,你接着装。”
北阳说:“竹筒不够了。”
“怎么会不够呢?”顾篱震惊,“我们带了这么多。”
他们把装过盐的竹筒都横向码放成一堆,他回头一看,另一边的空竹筒还真是只剩三根,把地上的盐装进去估计就差不多了,但外面还有一池子呢。
“那还有装水的竹筒呢,明天用再装盐,应该也能装点。前面有几个竹筒我感觉没有装满的,抖一抖还能装点。还有陶罐,陶罐也能装,先用草席包着,等明天到河边了,我找点泥把那个破陶罐补上。”
他们带过来一共两个陶罐,一个烧裂了,现在用的是第二个。
北阳说:“先用草席垫着放在背篓里,回去一天,河边也有竹子。”
“那很快的。”顾篱飞快接道。
说完两个人都想起来,回去是逆流,要慢很多,顾篱倔强道:“不管,反正辛苦晒出来的盐必须都带走!”
他们把能用来放盐的容器都装上了盐,连水杯都没放过,才终于把所有盐都装起来。
竹筏昨天开回来就停在这边了,两个人把装了盐的竹筒都放到竹筏上。跟来的时候随意堆放不一样,这次竹筒重了不少,全部口朝上平铺在船上,乍一看两层的竹筏变成了三层。
顾篱
不想错过《穿越兽世种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