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23章 双线并进(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3章 双线并进(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1/3)

目录
好书推荐:

“九龙仓的盘面,下午两点后突然出现连续多笔千手以上的买单,价格直接从136跳到了182,成交量急剧放大!

市场在传,有神秘买家正在大手笔扫货。·w*o*d*e_s,h!u-c/h?e+n?g,.!n*e^t\我们分析部初步判断,可能有重大消息即将公布!”

陈秉文的心脏猛地一跳,握紧了话筒。

来了!这绝非普通的波动,如此集中、巨量、凶悍的扫货,只可能是那场蕴酿已久的收购战正式打响的信号!

一直隐藏在背后的李嘉诚,终于按捺不住,要开始公开亮剑了吗!

九龙仓可不是普通的上市公司,它是恒生指数成分股。

它占据着港岛开埠以来最内核的地段,是英资怡和洋行旗下最重要的内核资产之一,控制着港岛约70的货物装卸、储运及过海轮渡业务,被称为“港岛经济命脉”。

九龙仓旗下拥有遍布维多利亚港两岸尖沙咀、铜锣湾庞大货仓地皮、港岛西区货仓码头以及天星小轮等令人垂涎的黄金资产。

在寸土寸金的港岛,尤其是在七十年代经济腾飞、地价如同火箭般飙升的大背景下。

九龙仓所持有的这些庞大且优质的货仓码头地皮,其潜在的、可转化为商业地产或住宅开发的真实价值,早已如埋藏的金矿般价值连城,远超其作为码头仓库的帐面价值。

然而,命运弄人。

七十年代中期,全球航运业陷入严重衰退的旋涡,作为以码头、仓储起家并以此为主业的九龙仓,股价被牢牢钉在低位,在市场的寒冬中瑟缩。

市场只看到了它眼前的惨淡盈利和沉重的航运资产包袱。

与此同时,怡和洋行对九龙仓的控股比例并不算非常高,大约只在5-15左右,这在资本市场看来,无异议幼童持金过闹市,充满了致命的诱惑力。

前几天,一篇看似寻常的财经评论在《星岛日报》悄然刊出。

一位敏感的财经评论家发表了题为《九龙仓业务开始蜕变》的文章。

文中罕见地摆脱了市场对九龙仓“航运码头公司”的刻板印象和悲观情绪,大胆指出其坐拥庞大黄金地皮的土地资源价值。

并预测:“九龙仓集团如能充分利用其土地资源,积极转型拓展地产开发,未来10年可以出现年增长20的良好势头。

九龙仓股票将是1978年最值得留意的潜力股、热门股!”

这篇评论的价值,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

普通股民或许因其言辞隐晦、论点超前而茫然不解,或只当是普通的财经预测一扫而过。`d?u!y?u-e!d~u?.·c\o/m′

但是,在某些有心人眼中,这篇评论是吹响集结号角前的一道重要确认信号。

“张经理,消息源可靠吗?能查到买家背景吗?”

“非常模糊!买单分散在几个不同的本地券商公司,手法很隐蔽,但力度和一致性绝非散户所为。我们内部也在紧急排查。

陈生,您的仓位现在浮盈可观,是否考虑部分获利了结,落袋为安?波动可能会加剧!”

张经理语气中透出职业性的谨慎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陈秉文那三十万本金撬动九十万的操作,一直是悬在他心头的一把剑。

虽然作为融资机构,哪怕九龙仓股价归零,只要及时平仓损失的也只是客户保证金。

但这样一来,对他的业绩却是一个不小的污点。

所以,客户能不亏钱还是尽量不亏钱的好。

“不!”陈秉文斩钉截铁,声音沉稳有力,“张经理,谢谢提醒。

但我的判断没有改变,这很可能只是开始。

请继续帮我留意盘面,有任何异动,第一时间通知我。我的止损线很明确,严格执行即可。”

九龙仓的股价异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港岛资本市场激起了越来越大的涟漪。

接下来的几天,股价并未如一些看空者预期的那样回落,反而在18港元上方站稳脚跟,并开始温和放量上行。

市场上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

有说怡和洋行内部出现分歧,大股东凯瑟克家族有意减持;

有说某东南亚华商巨富看中了九龙仓在尖沙咀的海运大厦地块;

更有甚者,直接点出了李嘉诚的名字,猜测长江实业正在暗中吸纳。

这些传闻真真假假,混杂在茶餐厅的闲谈和交易所的喧嚣中。

《信报》财经版头条以醒目标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