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198(1/1)
也指导指导我们?”
他们大队倒是也来了技术员,还不是外地的,就是本市的,这没用的家伙,本地人都听不懂他们讲话,双方鸡同鸭讲,都听不懂。/k?a*n^s`h-u_y.e~.¢c*o?m_
“我听我儿媳妇说,临河大队的技术员是京城来的,临河大队就两个人能听懂他说话,一个是他们大队书记江天旺,我听说,要不是赶上了旱灾,他都要升了,他能来给你当翻译?还有一个就是你们说的临河大队妇女主任,你们别以为她是个小丫头就轻视她,临河大队那一千多亩地,就是她带头开垦出来的!”
他们虽不如许金虎在水埠公社吃的开,但也都是老队长、老书记了,自然也有他们的消息渠道。
原本对于许明月年轻,又是女人,本能就轻视三分的人,闻言也不敢再有轻视的心了。
大队长说:“不是说一拢红薯,一沟大豆吗?这还不懂?都是种庄稼的,又有多难?就照这个去种,我就不信他许金虎种得,我们种不出!”
现在种春红薯,其实有些晚了,因为还要育苗,要是能早上一个月,还能赶上下半年的秋红薯种植。\第¢一,看-书`网′ _已\发\布~最`新.章?节,
蒲河口是没法子,种了冬小麦,他们这里的冬小麦要五月份成熟,只能等冬小麦收割完了,再种红薯,他们因为之前没有育苗,只能赶着和蒲河口一样的时间了。
有个好处,许金虎既然那么会种地,又有什么京城来的技术员指导种植,他们就学着他们,跟着种就是了。
他们真找上许金虎,态度放低一点,跟着学习,许金虎还能不教?
他儿媳妇还是临河大队胡家村的呢。
许明月原本也只是尝试看看,能不能改变和平大队和建设大队的命运,从而改变奶奶一家的命运,没想到真的有效。
和平大队和建设大队的人也不含糊,做了决定后,就去蒲河口找许金虎去了。/x.i~a\o′s?h`u′o\z/h~a+i+.¢c¢o,m^
从许金虎嘴里得到一句准话,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你要说跟他学着种地,他是没意见的,都是乡里乡亲的,大河以南,就属于他们三个大队关系最近,说着一样的语言。
“你想学,学就是了,谁还能拦着你们?”许金虎巴不得在他们面前炫耀呢,看看他种的这麦子,看看他套种的花生和大豆,看看他许金虎,以前和他们一样只是二十七级干部,现在都比他们高四级了!
别看许金虎炫耀的态度,有多么让人不爽,可蒲河口位置的丰收,还是让过来近距离观看的和平大队、建设大队的大队干部们震惊不已。
本就是旱年,外面粮食全都因为旱情减产,这蒲河口的麦子不仅没有受旱情影响,反而因蒲河口的河泥肥沃,大水沟挖的及时,麦穗大而饱满不说,就连下面套种的大豆、花生,看着都生长的非常好,一点没受影响的样子。
他们望着蒲河口一望无际的又绿转金的麦穗,羡慕的眼睛都要红了。
他们这下相信,河滩是真能种粮食了。
“这就是你们临河大队的套种啊?”他们反复向许金虎询问套种的方法,许金虎倒也不藏着掖着,不仅跟他们说套种的技巧,连许明月在蒲河口搞的堆肥技术,也是一点不藏私的告诉他们。
这东西藏私没用,旱灾年间,人都要饿死了,他们要是没了活路,临河大队也讨不了好,几个大队之间祖祖辈辈的打架,祖祖辈辈的通婚,换算下来,都是七弯八拐的亲戚。
这些沤肥的方法,要不是素有威名,又实实在在种出这么一大片麦子的许金虎说的,他们都不敢相信:“这芦苇还能跟大粪放一起沤肥?野蒿还能沤肥?山上的土也能当肥料?”
他们真是闻所未闻!
这河滩的芦苇荡,就跟莲藕一样出名!
莲藕是成片成片,一望无际,芦苇荡则在河边,在河堤的田埂里,当地人都割了回来编织芦苇席,又卖不上价,邻市那边的芦苇比这么还要多,放眼望去,路上晒得全是割下来的芦苇。
就这东西,还能当肥料的话,那得多少肥料啊?
许金虎说他们:“你们要搞的话,就快点,沤肥是要时间的!”他转头喊许明月:“兰子!大兰子!”他双手背在身后,十分得意的迈着将军步:“你来教他们怎么沤肥,我还有事情。”
许金虎是真的忙,整个春天都忙的脚不沾地。
会抽出时间来跟他们废话,完全就是炫耀的心思遮掩不住,现在炫耀完了,就又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随着旱情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灾民,从省北往省南来求生,虽然能来到他们大河以南的灾民少之又少,之前能来那么多,完全是上面领导自己用车、用船拉过来的,不然隔着大河、大山,纯靠他们自己走,找都找不到进这边的路。
现在新涌来的灾民,大多都是去年就来过这边,带着莲藕回去渡过了除夕,原本想着今年春天肯定要下雨,回家乡好好种地,好好活,哪晓
不想错过《卷王的六零年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