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207(1/1)
色布带拿下来,戴上许明月给她的套头发箍,觉得自己套上这温暖的发箍,头都不疼了。*白^马!书\院! +已¢发+布*最+新`章,节·
就连大队长媳妇过来,摸着她额头上带的软软绒绒的发箍,都说是好东西:“就是出了月子都能戴!”
很多上了年龄的老人,一吹风就头疼,她们都认为是年轻时没做月子,或是月子没做好,年老了,每天头上都要戴个抹额一样的布带子,当然没有电视上的抹额那么精致,就是普普通通的布条子折叠着戴在头上。
许明月还给她带了一瓶聚维酮碘洗剂和一包棉球,低声对赵红莲说:“我前段时间不是总忘铺河口跑吗?我就顺便去了邻市的市医院跑了一趟,这是碘酒,给婴儿肚饥眼还有产妇下面消毒用的。”
酒精和碘伏都是消毒用的,成分却完全不一样,碘伏的刺激性要小得多,可以给婴儿使用。
这时代的女性生产,没有侧切,只有撕裂,很多不可言说的伤痛,都是女性独自承受。
许明月自己曾经受过生育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自然是了解的,只是现代还有医疗、产后修复这些,这年代什么都没有。,天\禧!小?说?网+ *免+费~阅¢读*
赵红莲没想到大姑姐连这个都替她想到了,还特意去邻市的医院买了药水回来,心里感激不已,也羞得的脸色通红。
许明月低声和她说:“这可不是害羞的时候,该用就得用,我听说城里人生产,都用这个,恢复的快。”更重要的是,不容易感染病菌。
赵红莲脸红的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低声用邻市土话和许明月说了声:“谢谢大姑姐。”
说着,眼泪又啪嗒啪嗒的落下来。
说句没良心的话,她就是在娘家,都没被人这么用心的对待过。
她已经是这个年代,在娘家过的比较好的姑娘了,可这个时代对女性该有的烙印,她通通都有。
她是真没想到,她会嫁到这么良善的婆家。^y¢e`x,i?a′k-e·.?c!o^m¨
此时赵红莲正是恶露最多的时候,生产完的第二天,她是突然有过出血量很多的时候,她当时以为是大出血,吓得魂飞魄散,什么绝望的事都想过了。
炕席上全是血!
她姑奶奶当时急的都要用草木灰把她那里堵起来,看能不能止血了。
当时许明月也被吓到了,她的第一反应就是送医院。
可大队长媳妇拉着她,说:“不能挪动,这时候可千万不能挪动!”
她是经历过多次生产的妇人,知道这是生产后的正常反应,昨天生产的时候都没事,不至于这时候了还大出血。
许明月没办法,就只能洗干净手,用棉球沾着碘伏,一遍一遍的帮赵红莲消毒。
好在,过了不到一个小时,血量又慢慢恢复了正常。
这事情更是让许明月坚定了再也不要生孩子的想法,那种生死不由己,完全靠天命的无助和无力,真的太可怕了!
这时候产妇生产,很多都是在柴房生的,生完了就在柴房,直到恶露没了,再回房间,不然哪有那么多被子换?
许明月是完全没有那个意识,每次过来看赵红莲,都是让她在房间,说在房间怎么样,赵红莲生产也是在她自己的房间,炕席下面的稻草垫全都重新换过,许明月还用碘酒,把新换的炕席也重新消过毒,才让赵红莲重新睡上去。
这种时候,也没人去说给赵红莲娘家报喜的事了,直到两天后,赵红莲真的没事了,身体也在逐渐恢复,这才叫了许凤台去报喜。
赵家一下子来了四五个人,手里只提了一斤不到的藕粉。
不是赵家不要脸,实在是赵家村的灾情比临河大队严重多了,他们早就知道临河大队的冬小麦要收了,就想来许家,看能不能借点粮。
之所以来这么多人,也是一家子吃了一个月的菱角菜,哪怕是到许家村吃顿红薯粥,也算是换个口味了。
他们来到许家,确实换了口味,不仅换了口味,还吃上了‘肉’——一大盆水煮河蚌!
赵家人看到水煮河蚌,脸都黑了。
三四月份的莲藕不能吃,荷叶不能吃,他们村没得吃,是天天菱角菜,顿顿煮河蚌,哪怕是放了姜片,煮出来的河蚌依然又老又腥,年轻人还好,年纪大点的,牙齿都咬不动!
一见女儿家也是顿顿河蚌,餐餐槐花,赵家人就知道,女儿家也没有余粮,不过他们走的时候,还是带回了几斤豆子。
别看豆饭难吃,这几斤豆子炒熟了,真饿的不行的时候,半把豆子说不定就能救活一条命!
赵红莲的恶露持续了大概有半个月,期间换了好几次稻草垫。
她这里倒是有安心裤,她连许凤莲都没给,更别说赵红莲了。
安心裤每个月只能刷新一包,一包里只有五片,她自己用刚刚好,是一张不多,一张不少。
许凤莲现在已经懂一些生理卫生知识了,也在家里见过嫂子偷偷摸摸洗的卫生带,虽然赵
不想错过《卷王的六零年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