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123(1/1)
低矮的平房边上, 是已经修了一半的新房。?5/2.m+i¨a*n?h?u^a+t^a+n_g·.\c¨o-m/
王娇娇皱了皱眉:“怎么现在才翻建啊?乡下造栋房子一百万都不用吧?”
姜与荷无奈地笑了笑:“每家情况不一样嘛。”
在海城, 一百万可能只是富豪的两顿饭钱,可能还不够买一条高定连衣裙。但在普通人的世界里,一百万却是可能一辈子都存不到的财富。
“阿生哥哥家里四个病人, 他只上了半年大学就回来照顾家里人了, 过得很辛苦。还好这几年自媒体行业起来了,他也学着做, 做出了点水花, 家里情况才算好了起来。”
“不过他不会搞噱头炒作, 也没有很火。主要就是拍拍村里的生活, 帮村里人家卖些特产,偶尔接点推广和带货,挣得不算太多, 所以现在才能开始造房子。”
姜与荷自己也有灵点的账号,有空就帮他刷刷人气点点赞。·x_x*n′y!d+..c^o\m¢在阿生哥身上,她真的感受到了科技发展对普通人的影响力。如果没有互联网,没有自媒体,阿生哥这样的人就只能被死死地绑在农村,潦草一生。
她当码农每天加班的时候,一想到这些,敲键盘的手都更有力了。
当年他的成绩比姜与荷还要好,考上的也是一所知名985,绝不会像姜与荷的大学那样被人当成外省专科。但是他家里负担太重了,即使村里人都愿意帮把手,但是谁家也不可能贴身照顾。
没有办法,他坚持上了一学期,实在兼顾不过来,还是办了休学回来照顾家人了。
他没有大学文凭,虽然可以凭高考成绩去当家教,但偏偏他们家又在离市区极远的村子里,交通实在不方便,所以只能给附近有适龄小孩的零星几户人家辅导,报酬有限。平时生活主要靠政府补助和旅游旺季时候挣的游客钱,但是家里四个人看病吃药,每月精打细算也存不下钱,有时还要去借。?看+书-屋~小.说/网- .首¨发,
他爷爷奶奶都是极其勤劳的农民,干活认真,待人热情,经常帮邻居家的田也一起种了,可是一个中风,一个老年痴呆;
他父亲为了养家,出去外面打工,意外从楼上跌落,瘫痪至今;他母亲为了扛起家庭的重担,晚上也拼命做工,有天下夜班时候精神恍惚出了车祸,伤到了脊髓,从此行动不便。
那笔赔偿金倒是比他们家好几年的收入都高。
阿生哥大名叫何复生,姜与荷觉得这名字起得不好,仿佛是命运的讽刺——何处复求生?
姜与荷很长时间都想不通,他们一家都是善良踏实的好人,为什么却落得这样的下场?
她也理解了那些四处烧香拜佛的人——世界上确实有太多不讲道理的意外。姜老太定期会跟村里人一起出去烧香,她以前总是嗤之以鼻,后来偶尔也会陪着她一起去。
不知道有没有用,反正比心理医生便宜多了。
世事无常,人生浮舟而已,她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的每分每秒。
人生最大的奢侈是什么呢?姜与荷觉得是从心所欲。
这正是她在做的事。
“看你奶奶那么喜欢他,是不是想让他当孙女婿啊?”王娇娇话锋一转,一脸揶揄。
“我奶奶确实喜欢他,村里的大人都喜欢他,”姜与荷摇头叹息,“但是没人想让他当女婿。”
虽然大人们都对他赞不绝口,总拿他当模范教训自己的孩子,但真要让他们选,他们还是希望孩子能像姜与荷那样——985毕业,找个好工作,在大城市拿高工资,而不是休学在家照顾老人,做一点不稳定的零工。
阿生哥这个人确实优秀,外表英俊,聪明能干,踏实孝顺,品行还端正坚韧,是万里挑一的好男儿。可惜他家里负累太重了,穷不是问题,但是没人舍得让自己家的女孩子去负担四个病人。
偏偏又不凑巧,这四个病人还特别能活——这话说出来伤阴骘,但确实有很多人家在暗暗等着他家里传出办白事的消息。
他的爷爷奶奶已经神智不清,只有他的父母常常哀叹自己拖累了儿子,不如早点死了算了。可是人生无非生死,好死不如赖活,普通人就算想死,也是件异常艰难的事情。
但是他又实在长得高大英俊,气质清爽,是难得一见的帅哥,还是有脑子不清爽的小姑娘愿意找他,但都被他拒绝了。
姜与荷以前也脑子不清爽,曾经问他怎么一个都不接受,他笑笑回道:“她们年纪太小,不懂事。”
“可是你爸妈不也希望你结婚吗?”
他又笑了:“他们年纪太大,不懂事。”
好吧,他确实最懂事。
好在现在有自媒体这条路,只要好好经营,日子总是能越过越好的,现在都可以建房子了——建房子的过程他也拍成了视频,又涨了很多粉。
王娇娇疑惑地问
不想错过《真的很想回家种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