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101章 中元节1(1/3)
中元节一早,刘晓希睡得正香,就迷迷糊糊听到她爸在门外叫她,有气无力的回了两声,“来了,来了。-躌?4¨看¨书\ /免+废`跃′黩*”
打着哈欠打开了放在床头的手机,早上八点半,想到她昨天说要去赶集,刘晓希只好从床上爬起来,换上衣服抹了把脸,迷迷糊糊的登上老爸的三轮车。
刘妈妈忍不住吐槽,“晚上不早点睡,白天起不来。”
刘爸爸也笑呵呵的附和着,“一天就爱睡懒觉。”
刘晓希才不理会她爸妈说啥,在三轮车上被风这么一吹,也渐渐清醒了。
祖辈们还挺好奇这三轮车的造型的,特别是后车厢能拉货,对于不少老百姓们来说,可太喜欢了。
而今天,老祖宗们也在准备过中元节,只是在不同的时空上演的场景也不一样。
唯一相同的就是今儿个大家也是一大早就起床了忙活了,但老百姓们并不是在忙地里的活计,取而代之的是忙着祭祖、或是采购各种物品,之后还要准备各种仪式,相比起现代人的简约,古人们的活动更加复杂繁琐,当然更多也是族里一起行动。
大娘一边准备着食材,边抬头看看光幕,“感觉还挺奇妙的,我们在祭祀祖先,后世人也在祭祀祖先,这一代代往前推哩。”
一旁洗菜的大婶点点头,“是哩,不过后世人过中元节,似乎跟咱不太一样了。”
换好衣服准备出门的少年挠挠头,“后世人过节看起来更简单啊,他们不需要去祖坟祭拜吗?”
......
—
镇子离刘晓希家大概三公里,刘爸爸骑着小三轮也就十分钟左右到地方。
集市上的摊位一个挨一个,各种商品琳琅满目。
有摆摊卖衣服的、卖水果的、卖蔬菜的、卖糕点的、卖肉的...应有尽有,摊贩们的吆喝声,还有各种喇叭声此起彼伏。
顾客们看到心仪的商品就在摊位前驻足,走到哪里都能听到讨价还价的声音。
来赶集的人有点多,人群熙熙攘攘,想来是因为今天中元节,大家都来买东西了。
还有一些农村的叔伯婶子将家里种的蔬菜、养的鸡鸭、鸡蛋、编的竹筐等农产品带来集市上换钱。
“小希,你饿不饿,要不去吃点东西?”
刘晓希跟在她妈屁股后面,“不饿,等回家再吃吧。¨6+1~墈¨书·蛧* .庚¢新/嶵.全/”
见女儿这样说,刘妈妈也不管了,转头让刘爸爸去买袋大米和香烛纸钱。
刘爸爸离开后,刘晓希就和她妈开始了今天的采买,主要是她妈来买,她跟着拎东西。
光幕下
祖辈们看着这个乡镇的集市,人声鼎沸,虽然和城里相比少了繁华,但烟火气却很足,人们的精神面貌倒是没有什么差别,脸上显得更加红润有气色,城市里的人会更加白皙些。
还处在市坊分离的朝代,人们看着后世的集市还挺羡慕的,他们的时代商品交易都有严格的规定,也就更喜欢后世这种不限制交易时间、地点的贸易活动。
帝王们也在考虑是否放开对商品贸易的管制。
宋元明清朝代,商品交易倒是宽松多了,而且各种各样的商品也丰富了,虽然还比不上后世,但也没有很差了。
一边看着后世的乡镇赶集,祖辈们一边继续忙着他们的活。
前面的朝代虽然不过中元节,但大家也在举行秋尝祭祖活动。
宋元明清时期的男子们都在忙着祭祖仪式的举行,各种各样的祭品,比如食物、酒水、糕点、果品等都是之前就准备好的,由族里统一行动、或是自家行动的,只是基本上都会是一个家族一起,更甚者会到祖坟去祭奠。
大娘婶子们在忙着处理食物,顺便一起聊聊天,八卦八卦最近发生的趣事,聊聊光幕里的后世。
孩子们在附近跑来跑去,拿着新得到的玩具和小伙伴们玩闹,他们也不敢跑远了,不然等会儿长辈们找不到他们,该被揍了,而且今天还有那么多好吃的,他们可不傻。
相对而言,各时空都是繁忙的一天。
—
刘晓希母女这边,一会儿功夫也大包小包的买了一堆,刘爸爸买好东西放在三轮车上后,又回来帮忙拎东西。
刘爸爸举了举手里的袋子给刘晓希看,“那边有卖鱼的,水库里刚钓上来的,我买了一条,晚上让你妈做红烧鱼。”
“我妈刚还买了些排骨,准备炖萝卜。/咸/鱼`墈,书_徃· \勉′费′阅′毒\”
“小希,那有卖糕点的,要不要买点回去?”
刘晓希顺着她爸手指的方向望去,是小时候记忆中的那些老式糕点饼干,有枣泥饼、绿豆饼、云片糕、老式鸡蛋糕、虎皮蛋糕、江米条、桃酥…差不多十几二十多种品类,十来块钱一斤。
在摊子前放着小篮子,想要吃哪一种就自己夹进篮子里,最后称重就行。
刘晓希心里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祖辈们:隔着时空看后世山河》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