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沙海浮山 第二章 鲸落野史(2/3)
p>
经过一番简单的介绍,我也知道了眼前这几个人都是这个考察队的组成人员,徐海、孙柏万、张瞎子、秦雪以及豹子这几个都是上次见到的。
三个生面孔是两男一女,看上去差不多都是二十出头的样子,两个男的分别叫邢南和蔡庆生,女的名叫刘佳,这三个人都是徐海的学生兼助手,这一趟对他们而言,算是毕业实践。
由于大量的物资设备已经先行一步运走,所以我们几个的行装都很简单,基本上都是一个箱子或者一个包,而张瞎子更是两手空空就来了。
对于即将要进行的出国考察活动,蔡庆生和刘佳都特别的兴奋,一路上不是在拍照就是在讨论着外蒙的饮食习惯和民俗风情。
倒是那个叫邢南的青年,跟我们打过招呼后就一直带着耳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时的掏出本子写着什么。
似乎注意到了我对他们的观察,徐海轻声咳嗽了一下,对着我笑了笑:“这三个都是我一直带的学生,别看年纪都不大,不过在我们这个领域,他们都是数一数二的。”
我对他笑了笑,简单的说了两句客套话,毕竟能够加入这个队伍的人,肯定都是经过一些筛选的。
刘佳和蔡庆生听到徐海提起他们,略带尴尬的冲着我们做了个抱歉的表情,小心的退回到了座位上,不过没过多久,两个人又对着窗外变幻的云层小声的嗨了起来。
徐海看了看我,有些无奈的笑了起来,见我无聊索性就跟我攀谈了起来,他似乎对青金观非常感兴趣,跟我聊了很多关于青金观的东西,从他口中我也得知了一些以前从来不知道的旧史。
而且通过交谈,我才知道,之前一直研究寒林暮雪图的张教授,竟然跟童老爷子也是同学。
而且张教授和徐海的老师还是同一期毕业的学生,只不过因为两人的家庭成分不同,最终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徐海这人表面上特别知识分子,但是聊了才知道,他这人说话特别有意思,而且知识面广的有点吓人。
跟他聊天就像是跟一个说书先生聊天一样,随便一个事情,他都能讲出一堆有的没的来,而且正史野史不带重样儿的。
他说我们要去的地方在外蒙叫做流血的山丘,鲸落的名字打元朝以后就不再用了,据说,当年成吉思汗出兵打西夏的路上曾经路过鲸落山,结果大军经过的时候,竟然有鲜血顺着石头上的马蹄子印儿渗了出来。
身边的巫师一看,立马就劝诫说,这是不好的预兆,不如就此作罢,不过铁木真当时都六十多了,一门心思的想趁着自己身体还行彻底把西夏给征服了。
心里的狠劲儿一上来,抓着长矛就劈了下去,当时就把山劈成了两截儿。巫师眼见劝说无用,只能硬着头皮一连做了几天的法事,大军才磨磨蹭蹭的再度启程。结果还没上到战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就生了一场怪病,莫名暴毙在了路上。
后来这鲸落山就被视为不详,久而久之就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之下,再后来被沙漠吞噬之后,就更加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了。
不过他说了,这些都是野史传说,也当不得真。
按照他的猜测,鲸落之所以变成荒山,最大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当时建造神秘石门的过程中由于工程过于浩大,人们甚至砍光了整座山上的森林,加上后期根本也没有人护理,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片戈壁。
随着附近草场沙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大,再加上一代又一代人的遗忘,这座山变成了隐藏在沙海中的无名山丘也在常理之中。
跟徐海聊着聊着,飞机已经开始了缓缓的下落过程,我扭头朝外面看了一眼,高高低低的暗青色山缝紧密的堆叠在一起,整片大地就像是被一种神秘的力量强行挤压成了一团一团褶皱一样,看上去极为震撼。
这些起伏不定的山脉就像是一群忠诚的卫士一样,千万年间始终捍卫着这片大地的安宁,我不禁有些感叹,曾经那些修建石门的人们是如何跨过这些难以逾越的险地的。
从眩窗远远望出去,似乎还能看到一些白皑皑的雪山,那些连绵的山缝隔着窗外氤氲的蓝色,散发出一种亘古不变的苍凉。
飞机很快便落在了机场地面,二连浩特机场的全称是二连浩特赛乌苏国际机场,好像是09年开通的,整座机场面积不大,不过机场人员的服务倒是挺好的。
当地负责接应我们的是一个看上去四十多岁的黑脸汉子,姓杨,人看上去挺实诚,一见我们远远的就迎了上来,跟秦雪打了招呼之后,又挨个儿的给我们几个一人一条蓝色的哈达。
让我意外的是老杨的普通话说得非常好,我特意跟徐海请教的几句蒙语也没能派上用场,徐海似乎也有些意外,有点心照不宣的看着我笑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玉门》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