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卷 宫闱风云(三)(3/3)
却见父皇李纯将一张黄纸拿起,大声叫道:“来人,着令翰林学士段文昌前来。”
翰林学士为唐玄宗所立,所谓的草诏顾问之臣,因为亲近天子,又被称为内相。宪宗时,因吸取祖父德宗不信任宰相,凡事独断专行,只由翰林草诏行事的弊端,对翰林学士的重视远不如前朝,翰林不过承旨草诏,顾问之权渐渐削弱。此时召见翰林,必有诏书颁下中书。
约摸一刻功夫,段文昌已匆匆赶来。最近皇帝草诏多半是宣学士崔群,此次突然令他前来,到教他摸不着头脑。
宪宗也不与他多话,只将自已手中的黄纸递交给段文昌,命道:“卿可依此草诏,拟成之后,交由中书省制敕加玺,颁行天下。”
段文昌斜眼一看,却见上面写道:“李藩罢相,为太子宾客;贬斥翰林学士、中书舍人钱徵为连州司户、驾部郎中、知制诰萧免为播州司户;任命裴度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张弘靖为刑部侍郎,同平章事、韦贯之加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除了这些人事变动的命令外,又命他草拟《讨镇州王承宗制》,将王承宗的一切官职尽数剥夺,命诸道节度一力进讨,免除成德诸州的三年赋税。
因见段文昌满头大汗,李纯不禁失笑,向他道:“朝廷法度如此,卿何需惶恐。李藩既然一意反对朕用兵,只好罢相。钱、萧二人不但反地朕用兵,还在朝廷内外多生事端,是以贬斥严惩!至于王承宗这样的目无君父的狂徒,朕必取他的项上人头!卿但草诏而已,一切有朕做主。”
段文昌唯唯诺诺,并不敢多嘴应答。皇帝如此决断,自然有他的道理,他只是翰林学士,又不是谏官,皇帝行事妥不妥当,却与他很不相干。只是心里纳闷,既然是因为不肯同意动兵而将李藩罢免,却又为何任命同样不赞同对成德用兵的张弘靖为相,这当真是难以猜度。
宪宗皇帝倚于长榻之上,逗弄着李枕,嘴角唇边微微带笑。他以反对用兵的理由罢免了刚直敢言的李藩,将同样反对用兵的张弘靖任命为宰相,其实无有他意,不过是平衡罢了。
宰相们按惯例是在政事堂内会议商讨国事,议定之后,就可以交由中书舍人拟敕颁行,若是宰相威望过重,或是政见相同,则中书省就可直接决断许多大事。而如果宰相不和,或是政见相悖,则需要皇帝的权衡决断。
天子的决定并没有什么恶意,不过是千百年来帝王为了牢牢抓住手中的权柄而施行的一种小手段罢了。
待一切事物办妥,皇帝仿佛了了一件大事,心中一阵轻松,拍着李忱的小脸,大笑道:“十三郎,朕必定要为你们重铸一个盛世大唐,让尔等无忧无虑度此一生!”
他得意洋洋,亲手抱着李忱往殿外行去,却不知道手中的小鬼翻了一下白眼,喃喃念道:“但愿如此。”(未完待续)
不想错过《唐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