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十一章 风云(2/3)
争中大伤元气,我们要加紧对他们的支援。现在陆路运输已经不是很畅通,虽然海运还是可以的,英国现在已经开战,运输很不安全,我们只能给他们技术方面的。尽量满足他们提出的要求,有些战争必须的先进技术装备也可以向他们开放,这很重要,我们需要的是和苏联开战后有一个能够威胁苏联的盟友。”
苏联在初战残败后也做了检讨,使得苏联高层也改变了对我们的看法,不再认为我们是一群乌合之众,对我们开始重视起来。.l+a^n¨l_a?n-w-x¢..c~o?m¨这也是我们所要的,只有引起他们的重视,使得他们生出只有倾全力才可以击败我们的想法。等我们再次击败他们的时候,他们才会考虑和我们和平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过这样一来,我们的仗也就难打起来,尤其是朱可夫的谨慎作风很是让人头疼。
在伊曼,朱可夫步步为营,十分谨慎的防备我们的渗透和空袭。短短十天不到他甚至集结到了四十万多万的军队,如果不是因为他强调的各种物资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他们已经开始发起进攻了,为了和苏联人争夺苏联后勤线的制空权,我们和苏联航空部队每天交火不断,大规模的空战也时有发生。苏联源源不断的调来大批的歼击机部队和防空部队,力图确保对我们的数量上的优势全力拱卫补给线,我们在他们猛烈的火力下战果有限。唯一值得我们高兴的是他们的唯一补给线远东铁路就沿着黑龙江边界附近,绕着大半个黑龙江,要派遣人破坏它还是比较容易的,大批原来在“满洲”日占区的各种敌后突击队被我们派遣到了苏联。
朱可夫对这些突击队头疼不已,远东地区不比苏联其他地方,大部分铁路都在荒凉的地方,有的甚至千里无人烟,又靠近中国的边界,中国人骚扰极为容易。对运送来的补给可以看守严密,对运输线的安全却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人烟稀少的关系,大批部队驻守这么漫长而且环境恶劣的铁路显然很不现实,部队也无法抽调出如此多的军队来守卫他们。情报显示中国派遣到苏联的骚扰部队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知道怎么对付空中的侦察和地面部队的围剿,能够克服恶劣的环境神出鬼没,不是运输火车就是铁路被炸,沿途的各种交通桥几乎没有完整的,剩下的几座桥梁还是因为一直都有军队在看守,和中国开战以来加强了防守才确保了它们不失。
布列亚铁路桥因为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桥的兴建时候难度也非常大,所以这座桥是苏联远东为数不多常年驻守的大桥。原本只有一个营在这里,后来苏联补给线受到了我们的重创后,这里加强了守备力量,部队增加到一个团,他们遭到攻击,一个小时内就会有部队支援,加上这里地理险峻,苏联人认为这里是不可能被攻破的。三月五日夜,远处又来了一列军列,曼切夫斯基不记得这是他到这里后的多少列军车了,按照新的条例,必须检查每一辆过桥的车辆,只有经过上一站详细认真检查的车辆才可以通过。火车司机在检查哨停了下来,曼切夫斯基带着全连上车检查,车上押运的士兵有的在睡觉有的在聊天,他们上来的时候士兵已经把押运任务的最高指挥员叫来了。曼切夫斯基一看敬了个礼,“少校同志,我奉命对所有过桥车辆进行检查,请你们配合我们的工作。”少校有回礼说:“上尉同志,请便。”
曼切夫斯基发现车厢内有些血迹,立刻将子弹上膛对着少校说:“请问地上的血迹是怎么回事?”押运是士兵看见他们拿出枪来,马上也上了膛对着上车检查的士兵,可是他们听到了曼切夫斯基问的话以后却将武器收了起来。曼切夫斯基正他们的举动感到奇怪的时候,就听见少校说:“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中国人的小分队,我们有人受了伤,还好伤势不太严重。”曼切夫斯基听到这里才放下心来,这段时间中国人不断的骚扰运输线,各种物资损失惨重,看他们的样子只是碰上了小股的中队,他们检查了各种证件后,打电话询问了上站检查的情况,确认没有问题后,随便问了一些问题就放他们过去了。他没有看到的是在他们走远后,那个少校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曼切夫斯基总感觉有些不对劲,慢慢的走在最后面,可是少校所有的证件都完全符合,心里想可能是这段时间被中国人搞得有些紧张了。他甩开脑中的想法,赶上自己的士兵,刚跟上他们就听见有人说:“察科夫,你的衣服怎么搞的,这么脏?”察科夫说:“哦,真倒霉,刚上车检查的时候不小心摔倒时弄上去的,谁知道他们车上那么脏”曼切夫斯基听了却是一愣,回想起那些士兵鞋子上都有不少的泥土,押运的部队应该一直呆在车上没有机会下来,为什么他们鞋子会有这么多泥土,甚至还有的没有干?难道是他们里面没有几个是上级交代重点防备的白俄罗斯人,和普通的红军没有什么区别让自己放松了警惕。他们证件齐全,也通过前面的检查原因就很简单了,他们是在布列亚前面上车的,杀害了真正押运的士兵,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车厢内有血和他们鞋甚至还没有干的原因了。那么他们处心积虑的目标就只能是这座大桥。
当曼切夫斯基回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北方之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