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十三章(2/3)
时期,各方均受制无法也无力控制局面,但仍然作出了一定的反应。祺瑞还是张作霖都曾经就外立向外蒙用兵,无奈国家内乱重生,根本无力顾及,才让宵小得逞。
对于蒙古,李成坤还真的没有看在眼中,要解决蒙古问题简单,要彻底解决蒙古问题却必须先解决苏联问题。自从蒙古人民革命党上台以来,就和苏联有了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苏联曾经承诺从蒙古欺世盗名的退兵承诺也只是的一个笑话。蒙古现在政府之所以可以上台,之所以在一系列的国内风云中保持住他们执政党的地位,苏联红军功不可没。
蒙古领导人乔巴山完全就是一个亲苏派的领导人,一切经验全部照搬苏联,连自己的统治也依靠苏联的军队来维持。苏联军队的帮助下把中队从外蒙赶了出来,然后又把国内的喇叭和王公贵族也赶了出来,彻底的实现苏联的一套。在他照搬苏联的经验时候,苏联给予他们的却是让拥有丰富资源的蒙古作为苏联的大牧场,疯狂的用各种不平等的交易压榨蒙古人。即使蒙古人民革命党赶走了蒙古王公和强迫喇叭还俗,人民的生活却还是没有好转,有的地方甚至更加恶化了。
对于苏联,很多人都没有什么好感,乔巴山的不切实际的学习苏联走集体牧场,却丝毫不考虑蒙古还只是小民经济的现实,让下层的牧民跟着遭了殃。他强迫喇叭还俗,让牧民失去了长期以来的精神支柱,占全国人口近百分之八的喇叭推到了对立面,在他们后面是数目更加庞大的喇叭教徒。在蒙古的上层王公贵族,喇嘛僧侣,到地主畜牧,富裕的中牧、商人、资本家,都变成了乔巴山的人民政府“专政”的对象。
极端脱离实际的理论和思想的指导下,外蒙古的社会遭到了灾难性的破坏。原来在丹巴多尔济统治时期,刚刚有所恢复的外蒙古经济,又被折腾得一干二净。所有这些,就象一层层阴云遮藏了外蒙古那明朗的天空。山而欲来风满楼,那些被剥夺了权力和财产的封建主以及喇嘛、商人、资本家、阿拉特富牧、中牧们,那些受到压迫的牧民们,被人民政府的“专政”连结到了一起,终于走上了反对“政府”的道路。
在乔巴山的政策中,唯一可以得到好处就是苏联,他们依靠一系列的不平等的交易毫不费力的就得到了他们所需要的蒙古畜牧品和他们丰富的矿产。这些都没有能为牧民们带来任何的好处,相反使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国内反对乔巴山的势力遍布了整个大草原。如果缺少了苏联红军的,他们根本不可能低于此起彼伏的反对浪潮。
解决蒙古问题,首先要解决必然是苏联问题。苏联驻扎蒙古就不肯离开,足以见证他们对这片土地的向往。为了占据这片土地他们不惜和中国开战,这个战略纵深对他们来说是在是太重要了,更不要说这里丰富的资源和发达的畜牧业。蒙古距离远东铁路是在是太近了,最近的地方距离远东铁路仅仅二十余公里,得到蒙古后仅仅在边界附近布置重炮就足以摧毁远东命脉的铁路线。
在心惊胆颤的等待中,终于等到了朱可夫,精心准备的战役打响后,却又吃了个更大的败仗,这个时候蒙古已经没有多少军队来看见了,乔巴山甚至感到绝望了。这个时候在蒙古仅仅数万人蒙人部队,这些部队还不够谢晋元几十万大军的塞牙缝的,中国人要发起进攻的话,在远东已经没有人可以抵挡住他们的脚步了,令他惊奇的一幕出现了。
苏联也不愿意,在短期内也不可能发起什么大规模的进攻,这也是斯大林为什么同意停火的原因之一。其次被占领也并非是苏联的领土,苏联远东地区被占领的领土好歹被用钱给“赎”了回来。对于蒙古那些并没有太大战略意义的地区,这或许对中国很重要,对蒙古人民也很重要,可是千万不应该由苏联人民来支付这笔钱。这些地方对苏联也并没有实质的威胁,蒙古方面更是干脆不去管它,直到新的一批苏联红军士兵到达前线后。
那些停止下来的士兵每天对着蒙古远眺,只要命令一下他们马上就可以横扫整个蒙古,可是命令一直没有下达,他们就开始了在蒙古境内练兵,骑兵部队经常深入到蒙古的中心地带才返回,如入无人之境。李成坤明白,现在不打是为了不刺激苏联,让它动员强大的军事实力来对抗,如果这样,就有些得不偿失了。苏联也为了欧洲战局焦头乱额,根本不可能抽调太多的军队来这里作战。
可是一旦威胁到了它自身的安全,他会赶在危机到来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配合日军打垮或者重创这些军队,同时的对苏联和日本两个强敌的两面作战会迅速的耗空这些年好容易才积累下来的底子,根本不可能有太大的胜算。而等德国和苏联打起来的时候,只要德国重创了苏联,事情就好办多了,它同样经受不起两面作战,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乘苏德还未开战的时间把日本赶出中国,如有可能成立一个新的中国就更好了,那么那个时候决定权就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或许就不是恢复到《中俄尼布楚条约》那种状态那么简单了!
11919年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北方之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